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演出结束后,众人围坐在一起讨论《大地之声2》的结构。
有人提议按地域划分章节,有人建议以情感主题为主线??孤独、思念、抗争、希望。
争论激烈,却充满真诚。
最终,林浩然开口:“不如我们打破顺序。
让听众随机抽取一段声音开始旅程。
就像人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谁的故事。”
大家都沉默了片刻,随后纷纷点头。
会议结束已是黄昏。
林浩然独自留在档案馆大厅,站在那面尚未安装的镜子前。
设计师曾问他为何坚持要放镜子,他说:“因为我们倾听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照见自己。”
他想起十五年前拍《守灯人》失败后的那段日子。
那时他刚从国外留学归来,满脑子艺术理想,拍了一部关于城市边缘人的纪录片,却被批“过于阴暗”
“缺乏正能量”
,最终只在小众影展放映一次便石沉大海。
投资人撤资,团队解散,连女友也离他而去。
他一度怀疑,是不是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真实的声音?
直到某天,他在胡同口遇到一位修鞋老人。
老人看了他的片子,沉默良久,然后说:“小伙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愿意让你拍我吗?因为三十年来,没人问过我叫什么名字。”
那一刻,他忽然懂了镜头的意义??不是为了展示苦难,而是为了让被遗忘的人重新拥有姓名。
如今,十五年过去,他不再是那个愤世嫉俗的青年导演,而是一个守护声音的守夜人。
但他依旧记得那位老人的话,于是他把“记住名字”
变成了项目的底层逻辑:每一段录音入库,系统都会自动生成一张“声音身份证”
,包含讲述者姓名(或化名)、地点、时间、情绪标签,并附上一句由AI提炼的核心语句。
比如编号HUMANITY-2025-01的那篇作文,核心语句就是:“我要把他们的名字写进历史里。”
晚上回到家,妻子已经睡下。
他轻手轻脚走进书房,打开电脑,登录内部管理系统。
最新一条待审录音来自四川凉山,讲述者是一位十二岁的彝族女孩,名叫阿依。
标题写着:《我不想当网红》。
他点开播放。
“老师们都说我能读书,将来可以走出大山。
可我现在每天都要拍视频,对着手机笑,说‘哥哥姐姐们给我点赞吧’。
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账号,说这是‘教育扶贫新模式’。
可我真的不喜欢这样……我宁愿去放牛,也不想去表演快乐。”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压抑的委屈。
“昨天我又被班主任批评了,因为我直播时说了句‘好累啊’。
他说这话不能说,会影响流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