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天后,《盗墓笔记》上映。
不出意外,被一顿狂喷,疯狂吐槽。
也就是现在网络不允许骂脏话,不然主创团队一定能深切体会网友那惊世才华,脏话艺术。
当然,虽然脏话不能说,但骂人的艺术,网...
搜救队出发的第三天,天空裂开一道铁灰色的口子,沙尘暴如期而至。
越野车队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被迫停下,车窗被细沙敲打得如同密集鼓点,能见度不足五米。
导航失灵,卫星信号断断续续,唯有那条匿名语音反复回放:“风每天都在刮,把字往沙子里啃……”
林浩然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尖摩挲着耳坠形共振器,闭眼聆听那段背景中的北风与驼铃。
他忽然抬手示意司机关掉引擎。
“再听一遍。”
他说。
车厢内骤然安静。
风声透过降噪耳机被放大,层次分明??低频是沙粒摩擦的持续嘶鸣,中频夹杂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叮当,而在最细微的高频段,有一串几乎无法察觉的节奏:短-长-短-短-长,像心跳,又像某种古老的摩斯密码。
“这不是自然风声。”
李雯的声音从后排传来,她戴着专业声谱分析仪,“这段音频里有调制痕迹。
风经过石碑时,因刻痕深浅不同产生了驻波共振,形成了固定音列。
这整片沙地,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会唱歌的碑’。”
林浩然猛地睁开眼。
他们决定徒步前进。
四名队员携带便携式声波探测仪,沿着共振频率最强的方向行进。
每走百米,设备就会捕捉到一段微弱但稳定的音频片段,拼接起来竟是一首残缺的《蒙古秘史》序诗。
傍晚时分,在一处被流沙半掩的丘陵背风面,他们发现了第一块露出地表的黑色玄武岩石碑角。
碑文深凿,蒙文古体,字口已被风蚀得模糊,但依旧可辨:“长生天命成吉思合罕统御四方,其言如雷,其声入土三丈……”
“不是埋在沙地深处。”
林浩然低声说,“是沙地在不断移动,碑群随季风周期性浮现又沉没。
守碑人说‘我不能走’,因为他知道,一旦无人监听,这些声音将永远沉入地下。”
当晚扎营。
夜里,林浩然佩戴共振耳坠入睡。
梦境再度降临:他站在无垠沙原中央,头顶星空旋转,每一颗星都化作一张嘴,齐声诵读《秘史》第一章。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地底升起:
>“你终于来了。
我知道你会来,因为琴箱上的字说了??当最后一个听者离去,琴声才会真正响起。
可它没说完:**只有第一个新的听者到来,那声音才能重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