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44章 中学生海水製盐(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

永乐年间。

“爷爷,盐如此低廉,在后世应该都不算重要物资了。”

“也对,后世种粮食的技术都能不断突破。

製盐技术,想必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朱瞻基咂舌。

盐自古便受限於运输不便和技术问题,价格居高不下。

华夏后世交通发达,待技术突破,產量必然会提高,必然会惠及百姓。

小小的食盐,確实算不上重要物资了,那应该也不会由官方管制了吧。

朱棣此时脸色却是晦涩无比。

他没感嘆后世盐的价格之低,而是想到了大明目前盐的现状。

太祖朱元璋自战乱中崛起,深知盐的重要性。

在荒年之年,一小撮盐,甚至比一石米,更能吸引人为他效力。

因此,太祖在建立大明之后,为了能够严格的控制盐的销售渠道,推出了一种名为“开中制”

的食盐销售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由朝廷直接掌控食盐的生產,將食盐的专卖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朝廷通过招標的方式吸引商人参与销售活动,但商人想要获取食盐並非易事。

他们必须经歷严格的审查,过程繁琐而复杂。

为了获得“盐引”

,即食盐的销售权,商人必须用足量的农產品物资与朝廷进行交换。

拿到“盐引”

之后,商人就可去指定的“盐场”

领取食盐来销售了。

可以说,商人与朝廷的所有交易都是基於“实物交换”

的原则。

然而,隨著时间的推移,这些盐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直接用百姓买盐的钱去购买土地,然后招募农户种植农產品,最后再用这些农產品去和朝廷完成交易。

一直到现在,这种“盐商屯田”

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逐渐发展壮大,甚至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

盐商又是盐商又是地主,他们利用自家產的农產品换取食盐,並以高价將食盐垄断销售出去,有些甚至会坐地起价。

而且,如今与洪武年间不同,商人们不仅可以用农產品换盐引,还可以使用银两、布帛等產品参与盐引的兑换流程。

所以那些商人之间的分化也就愈加明显,专司食盐贩卖的“內商”

日益富有,负责边陲农產品种植以及运输的“边商”

利润空间则是逐渐缩小。

盐商的財富不断积累,生活程度也是相当奢侈。

他甚至听说,扬州地区的盐商还兴起了一种“养瘦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