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省委常委会上的硝烟,并未随着那扇厚重红木大门的闭合而彻底消散。
那无声的较量,那理念的碰撞,那权力的暗流,如同浸透了秋雨的阴冷,渗透进汉东省每一个权力角落,更沉沉地压在了京州这座省会城市的上空。
袁天提出的“数字科创走廊”
构想,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
赞誉与质疑,期待与忌惮,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原本就因龙培倒台而略显敏感的京州官场,更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压抑与躁动。
周一上午,京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深红色的长条形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一排排冷白色的灯管,也倒映着围坐桌旁的一张张或严肃、或微妙、或心事重重的面孔。
空气中弥漫着新沏的茶水氤氲出的淡香,混合着文件纸张的油墨味,以及一种属于权力决策场所特有的、略带滞涩的气息。
袁天端坐在主位,依旧是那身藏青色西装,白衬衫领口紧扣,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平静。
他面前摊开着一份份待议的文件,手边放着一支普通的黑色中性笔,笔帽尚未打开。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与会的每一位副市长、秘书长以及列席的主要部门负责人。
市长丁立因在省委党校参加专题研讨班,此次会议由常务副市长袁天主责。
这看似寻常的工作安排,在此刻却蕴含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不仅是袁天首次独立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更是他在省委抛出“数字科创走廊”
构想后,在京州层面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都将被放在放大镜下仔细解读,并与省委会议上的风波联系起来。
“同志们,开会。”
袁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先请发改委汇报一下上周议定的几个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市发改委主任拿起稿子,照本宣科地念了起来。
内容无非是项目进度、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语调平稳,措辞严谨。
但在提及几个涉及土地审批、资金拨付的环节时,他的语速不自觉地放慢,眼神若有若无地瞟向分管财政的副市长邹涛涛,以及分管国土规划的副市长。
邹涛涛约莫五十岁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显得有些游离。
他手指间夹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轻轻在桌面上磕碰着,发出细微的哒哒声,似乎在思考,又似乎有些不耐。
他是龙培时代提拔起来的干部,与胡金茂省长那边走得颇近,对袁天这个空降而来、年纪轻轻却势头凶猛的常务副市长,心底始终存着一份难以消除的隔阂与抵触。
汇报完毕,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袁天没有立刻点评,而是拿起手边的黑色中性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轻轻点了一下,目光抬起,看向邹涛涛:“邹市长,发改委提到的这几个项目,资金卡壳的问题,财政那边有什么说法?”
邹涛涛像是刚回过神来,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开口:“袁市长,不是财政不支持。
实在是……省里的盘子也紧啊。
龙培案后,各方面审计、核查都很严格,资金拨付流程比以往更复杂,更耗时。
我们市里的财政压力也不小,保民生、保运转是头等大事,这些发展类的项目,虽然重要,但也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嘛。”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将责任巧妙地推给了“省里流程”
和“全市压力”
,听起来合情合理,却字字都在为拖延找借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