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则充满了黑土地赋予的厚重与力量的直接碰撞。
村小学后面那块由晒谷场临时改建的足球场,就是他们的战场。
地面是夯实的黄土,虽然不如专业草皮,但也算平整开阔。
常年与土地打交道、挥舞锄头镰刀的小伙子们,个个膀大腰圆,皮肤黝黑发亮,肌肉线条在阳光下贲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们的踢法,如同他们侍弄庄稼一样,讲究一个实在和效率——没有太多花哨的盘带和细腻的传递,更多的是大开大合的长传冲吊,依靠充沛到近乎野蛮的体力进行反复的冲击和强硬的身体对抗。
比赛刚一开始,就如同点燃了炸药桶。
双方球员如同两群健壮的牤牛,在球场上激烈地碰撞、挤压、争抢。
每一次头球争顶都伴随着沉闷的“砰”
声;每一次身体对抗都像是两堵墙在撞击,肌肉紧绷,青筋暴起;每一次大力的解围,皮球都像炮弹一样呼啸着飞过半场。
技术含量或许不高,传球失误频频,但那种不惜体力、永不停歇的奔跑,那种敢于硬碰硬、寸土不让的强悍作风,却制造出令人血脉贲张的原始力量美感。
进球往往来自于不懈的奔跑和强硬的冲击——一个强壮的前锋扛着对方后卫的拉扯,踉跄着突入禁区,用尽最后力气完成一脚力量十足的捅射;或是一个中场球员狂奔几十米回追,在门线前飞身将对手势在必得的射门挡出!
每一次成功的防守或进攻,都引发山呼海啸。
场边的“啦啦队”
同样独具平原特色。
场边的“啦啦队”
同样独具平原特色。
那是一支由村里四五十岁的大妈们组成的秧歌队!
她们穿着统一购置的、颜色鲜艳(多为大红大绿)的绸缎衣裤,腰间系着彩绸。
锣、鼓、镲等家伙什儿一响,立刻精神抖擞地扭动起来。
没有复杂的编排,就是最传统、最带劲的大秧歌。
鼓点铿锵有力,镲声清脆响亮,大妈们踩着节奏,双臂挥舞着红绸,脚步扎实而富有弹性,腰肢扭动间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生命的活力。
“咚咚锵!
咚咚锵!”
喧天的锣鼓声和红绸飞舞的热烈景象,将浓郁的乡土气息毫无保留地泼洒在球场上空,为场上力量十足的对抗注入了欢腾的底色。
她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自己的儿子、侄子、邻居家的后生们呐喊助威,那劲头丝毫不输场上的小伙子。
场边的热闹远不止于此。
嗅到商机的小贩们早已在球场外围支起了简易的锅灶。
现炸的、金黄酥脆的油条油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现炸的、金黄酥脆的油条油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滚烫的豆腐脑、豆浆冒着热气;还有现场制作的当地特色小吃——粘豆包、大麻花、烤地瓜……俨然将球场变成了一个小型庙会。
村民们看球之余,顺手买点小吃,边吃边看边议论,气氛热烈而市井。
汗水、尘土、油炸食品的香气、秧歌的锣鼓声、观众的呐喊助威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平原乡村最鲜活、最热闹的生活图景。
:()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