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又看向场地设施处处长:“老李,你马上带人,不,现在就出发!
按照方案里列出的初步场地名单,一个一个市跑,一个一个场地看!
符合标准的,立刻签订使用协议,督促他们做好维护;需要修缮改造的,列出清单和预算,限时完成!
省里会协调资金,但你们要盯死进度!
晚上一天,我唯你是问!”
“宣传处,联动文旅厅、广电局,预热方案今天下班前必须拿出来!
要铺天盖地,要让全省老百姓都知道‘杨超’,都来关注‘杨超’!”
一道道指令从郑春来的办公室发出,整个省体育局像一架被强行启动的老旧机器,各个齿轮开始发出咯吱作响却又不敢停歇的转动声。
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紧张和忙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抱怨和嘀咕当然在所难免,但在袁泽那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下,没有人敢公开怠工。
同样的紧张气氛,也弥漫在省文旅厅、广电局、公安厅等相关部门。
袁泽在会议上的那句“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绝非虚言。
办公厅的督办电话接踵而至,要求定期汇报工作进展。
各部门的一把手都清楚,这位袁省长是动真格的,而且似乎拥有一种可怕的、洞察细节的能力,任何试图敷衍塞责的行为,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然而,政策的传导总会遇到阻力,尤其是在省这样观念相对保守、官僚体系存在一定惰性的地方。
九个地级市,对于“杨超”
的态度,在表面一致的“坚决执行”
之下,隐藏着截然不同的心思和算计。
经济基础较好、思想相对开放、又急于在新省长面前表现的清河市,动作最为迅速。
市长冯志军亲自挂帅本市“杨超”
领导小组组长,连续召开几次调度会,语气激动地强调:“这是袁省长点名的重点工程,更是我们清河市展示形象、凝聚人心、带动发展的天赐良机!
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两百的干劲,争当全省的标杆!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清河市的体育局、文旅局、宣传部全线动员。
全市范围内的球员海选搞得轰轰烈烈,报纸、电视、新媒体平台全程报道,一时间,“踢球去”
、“为清河而战”
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冯志军甚至指示,要给选拔出的球员提供最好的训练条件和后勤保障,“要让他们像职业运动员一样安心备战”
。
清河市的积极姿态,很快就通过不同渠道反馈到了省里。
:()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