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和“长期稳定支持承诺”
,与某些地方单纯拼“钱”
和“帽子”
的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叶枫最终留了下来。
他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我选择留下,不是因为江海给的条件不够好,而是因为袁市长和京州给的,是真正的尊重、信任和干事创业的空间。
这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这场人才暗战的小插曲,让袁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制度环境,在于创新文化,在于对人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保障。
他指示吕孟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图谱和动态追踪系统,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吸引,打响一场更高维度的人才争夺战。
夜色深沉,袁天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回到家中。
妻子姜如烟已经哄睡了儿子袁凡,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他。
温暖的灯光下,家的宁静洗去了他一天的疲惫。
书房的桌子上,放着一封来自明珠市的特快专递。
是父亲袁泽寄来的。
袁天拆开信封,里面没有日常的家书,只有一叠打印出来的、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文章复印件。
文章的标题是《论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动力机制转换与可持续发展同公平正义的平衡》。
这是一篇发表在内部刊物上的理论文章,作者是袁泽。
文章中,这位封疆大吏以其几十年的从政经验和深邃思考,系统阐述了当改革突破初期红利后,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文化建设来重塑发展动力,以及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
令袁天动容的,不是文章本身的观点,而是父亲在文章空白处,用钢笔写下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
那些批注,不再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而是如同一位学识渊博的导师,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探讨。
在“动力机制”
部分,袁泽在旁边写道:“旧动能的消退速度,可能快于新动能的培育速度,此间‘空窗期’的社会承受力与政策缓冲设计,至关重要。
,!
你在京州推动‘数字科创’与民生改善并行,可视为一种探索,需注意两者投入的节奏与平衡。”
在“公平正义”
部分,他批注道:“发展成果的共享,非简单二次分配。
初次分配中机会的均等、规则的公平,更为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