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几个核心平台的进展,每一个数字,每一个节点,都烂熟于心。
这不是简单的汇报工作,更像是在展示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满了自豪感。
袁天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桌上的紫砂杯抿一口浓茶。
他的目光锐利,似乎能穿透那些华丽的进展数字,看到背后可能存在的隐忧。
“资金呢?”
袁天打断了他,问题直指核心,“之前吕梁在位时,答应批给计算中心的那笔五个亿的专项配套资金,现在还能不能落实?财政厅那边,有没有新的说法?”
吕梁倒台,他生前承诺、批示过的许多项目,都陷入了停滞或重新审查的境地。
人走茶凉,何况是这种带着“原罪”
色彩的承诺。
吕孟庆连忙收敛了兴奋,正色道:“省长,我已经亲自和财政厅钱沛厅长对接过了。
他的态度很明确,王书记和您亲自抓的‘数字科创走廊’项目,是当前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资金必须优先保障,确保不受……不受之前那些事情的影响。”
他巧妙地避开了吕梁的名字,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钱厅长表示,那五个亿,他会想办法从其他非紧急项目里调剂,最迟春节后,第一笔资金就能划拨到位。”
袁天微微颔首。
钱沛是王海山来了之后调整到财政厅的,作风稳健,懂得审时度势。
他的表态,意味着在省级层面,来自关键部门的阻力正在消弭。
王海山的“破”
,确实为他的“立”
扫清了最关键的路障。
,!
以往那种在资金、土地、政策协调上遇到的、来自吕梁、赵衡余党或观望派的无形掣肘,如今已大大减少。
许多部门和地方官员,为了在新格局下表现积极,或者至少不被贴上“落后保守”
的标签,对袁天主导的项目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配合。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袁天深知,权力的更迭如同大河改道,表面的平静下,淤积的泥沙和暗藏的漩涡,绝不会轻易消失。
“很好。”
袁天的肯定让吕孟庆松了口气,“孟庆,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全面提速。
硬件建设要快,但软件和生态建设更要提前谋划,同步推进。
人才引进的政策细则,尤其是安家费、子女教育、科研启动经费,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清晰、合理,能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的快速审查和保护通道,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我们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走廊’,更是一个能让创新种子落地、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生态系统。”
他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仅着眼于当下的建设,更布局于长远的未来。
这与吕梁时代那种只顾眼前政绩、大干快上留下一堆烂摊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吕孟庆频频点头,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
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被理解和支持的振奋。
汇报接近尾声,袁天合上手中的规划图,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随意地问道:“孟庆,你对清河市那边的情况,了解多少?我指的是……那边的矿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