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采用最原始、但易于控制剂量的方法:将领取的少量黄芪片、当归片、甘草片,在干净的厚油纸上,用一颗光滑的小卵石仔细、耐心地研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然后在纸上小心混匀。
接着,他用自制的、用麦秆削成的简易药匙,取用了极少的一点混合药粉(目测体积小于一粒绿豆),放入口中,用温水送服。
服下后,他静坐在冰冷的床板上,凝神内视,仔细感知着腹部乃至全身的任何细微变化。
起初一刻钟,腹内并无特殊感觉。
约莫一炷香后,胃脘部似乎升起一丝隐隐的、弥散性的暖意,非常轻微,需静心体会方能确认。
随后,他感觉原本因寒冷而始终冰凉的指尖和脚趾,似乎回暖了一点点,呼吸也仿佛比平日更顺畅一丝,但这种变化极其微弱,甚至不能完全排除心理暗示或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
他同样详尽记录:服用具体时间、估算的粉末剂量、服用后不同时间点的主观感受(胃部暖意出现时间、强度、持续时间;肢体末梢温度变化感知;呼吸顺畅度主观评价等)。
他非常清楚,如此微小的剂量,即便真有其效,也必然是长期累积方能显现,追求即时效果既不现实,也违背了安全原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以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重复并微调着这个过程。
药浴每隔两三日进行一次,他根据之前的记录,尝试微调药材配比(例如,一次稍微增加黄芪的比例,观察补气效果是否更明显;另一次尝试加入几乎可以忽略的微量红花粉末,密切关注是否有任何活血带来的异样感觉),每次变化都严格记录,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
内服更是谨慎,剂量增加幅度微乎其微,并且服用后长时间密切观察,警惕任何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口干舌燥、心烦意乱、或睡眠异常等。
,!
进展缓慢得令人惊叹。
所谓的“气感”
依旧混乱难以捕捉,身体的整体改善几乎微不可察,用“蜗行牛步”
来形容亦不为过。
但陈骏内心并未产生丝毫焦躁与气馁。
他深知,武道修行本就是水磨功夫,何况他这种毫无根基、全凭自行摸索的野路子。
这种缓慢、稳健、每一步都有据可查、基于客观记录和自身感知的“实验”
过程,虽然枯燥至极,却给他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自身身体的初步掌控感。
他不再是对体内那团混沌的气息完全茫然被动,而是有了一个可以不断尝试、调整、优化的具体抓手和清晰路径。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实践,他对药材的药性、以及对自身气血运行的细微变化,有了更直观、更个性化的理解。
他开始能够模糊地分辨出,黄芪带来的“气感”
更偏向于一种温煦的、支撑性的感觉,而当归则似乎与一种更柔和的、流动性的滋养感相关,尽管这些感受都极其微弱且不确定。
他开始尝试在脑海中,将药浴时感受到的那丝微弱热流的隐约走向,与记忆中的经络图谱进行粗略的对应和印证,虽然这映射目前还非常模糊,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整个过程,如同在漆黑的山腹隧道中,仅凭手中一盏豆大的烛光,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
每一步都迈得极小,落脚极轻,但每一步都踩得坚实沉稳。
他不再是被动地等待那玄乎的“意境”
自行降临,而是主动地、用自己所能理解和掌控的、最理性的方式,去一点点地触碰、去尝试引导、去逐步构建那通往力量之门的、最基础的台阶。
厢房外,监视的目光或许依旧存在,风雪依旧在窗外呜咽。
但在这小小的、昏暗的空间内,陈骏仿佛为自己开辟了一个独属于他的、安静而有序的实验室。
他伏在案前,就着油灯如豆的光芒,仔细比较着不同批次“实验”
的详细记录,眉头微蹙,眼神专注而坚定。
那缓慢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药效”
,在他眼中,却如同漫长寒夜中远方的一星微弱灯火,虽然光芒黯淡,却真切地指引着一个方向,给予了他在这看似绝望的棋局中,依靠自身智慧与努力坚持下去的、实实在在的、微弱却真实的希望。
:()对弈世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