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人衣着各异:有身穿洗得发白、肘部磨损的蓝色粗布道袍的年轻道士,面容清瘦,眼神平静;有作富态商贾打扮、穿着绸面棉袍、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玉扳指的中年胖子,脸色红润,笑容可掬;有身穿短褐、筋骨强健、皮肤黝黑如同老农的老者,蹲在凳子上,默默地抽着旱烟;还有一位头戴方巾、穿着半旧青衫、面容憔悴、像个落魄教书先生的文士。
年龄、身份迥异,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都比寻常人更为清亮、沉稳,周身隐隐散发着一股微弱却切实存在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气息波动,或绵长,或凝实,或灵动,显示出他们皆是踏入某种修行门槛的人,尽管层次显然不高。
柳彦果然在座,正与身旁那位年轻道士低声交谈着什么,见陈骏进来,他抬头投来目光,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点头示意,并未起身,态度随意自然,仿佛陈骏的到来是意料中事。
陈骏的进入,引来了几道含义不明的目光扫视,有好奇,有审视,有淡漠,但很快就移开了,并未过多关注。
他迅速扫视一圈,寻了个靠近门边、光线昏暗角落的空位坐下,低眉垂目,将呼吸放得轻缓,尽力收敛自身存在感,如同墙角阴影里的一块石头。
他能感觉到,屋内这些人的气息虽然远不如张彪那般凝练厚重、充满压迫,也不似那晚蒙面人般凌厉尖锐,却自有一种独特的“质感”
,显示出他们修炼的法门或侧重点各有不同。
这大概就是柳彦口中的“丹友”
,一群游离于名门大派之外、凭借些许机缘或家传、在修行底层摸索前行的“散修”
。
,!
此刻,聚会似乎已进行了一段时间。
那位富态的商人正站在火塘旁,声音洪亮,面前一张粗糙的木桌上摊开一张泛黄的牛皮纸,上面摆放着几块形状怪异、颜色暗红的根茎状药材。
“……诸位道友请看,这批可是好不容易才从南疆瘴疠之地弄来的‘血竭藤’,诸位看这色泽,暗红如凝血,再看这断面,是不是有清晰的朱砂点?这可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上品!
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拿起一块在火光下仔细端详,“此物药性燥烈,如同野马,若是单独使用,恐有伤阴血之虞,需得佐以性寒的‘冰片’或是‘地榆’这类药材,加以调和驯服,方能化刚烈为温润,发挥其效而无弊病。”
他言语间充满自信,显然深谙药材买卖之道。
围坐众人听得颇为专注,不时有人插话。
那蹲在凳子上的老农模样的老者,磕了磕烟袋锅,伸手拿起一块“血竭藤”
,凑到鼻尖用力嗅了嗅,瓮声瓮气地道:“李掌柜是行家,说得在理。
不过这藤……年份怕是还浅了点。
俺在深山老林里爬摸了几十年,十年以上的老血竭,断面那朱砂点得连成线,香气也沉,不像这个,味道还有点冲。”
那被称作李掌柜的胖子闻言,不但不恼,反而哈哈一笑,拱手道:“老哥真是火眼金睛!
佩服佩服!
这批货确是五年生,药力稍逊,但价格也实惠不是?入门练手,却是正好。”
这时,那位落魄文士模样的男子清了清嗓子,扶了扶头上的方巾,用略带沙哑的腔调接口道:“李兄所言药材性状不差。
然据《本草经集注》所载,‘血竭,味甘咸,性平,主心腹邪气,通利血脉……’其性走窜,善于通络,却也有耗散之嫌。
若遇气血本虚、脉道涩滞之症,单用或与峻烈之品同用,恐有虚虚之弊,犹如竭泽而渔。
依在下浅见,当配伍黄芪、当归等甘温补益气血之品,扶正与祛邪并行,方为万全之策。”
他引经据典,显得学识渊博,但语气中却透着一股怀才不遇的落寞。
讨论的气氛颇为热烈,但内容始终围绕着药材辨识、药性探讨和基础配伍原理,并未涉及任何高深的修炼法门或隐秘传承。
陈骏沉默地听着,大脑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高速运转。
他将这些散修的经验之谈,与自己从“济世堂”
孙老郎中那里学来的理论、以及自身那点粗浅的“药理实验”
体会相互对照、验证、分析。
他发现,这些底层修行者的知识虽然零碎、不成系统,甚至带有不少土方野路的色彩,却充满了实践性,许多细节是书本上难以学到的,这让他对药材和人体气血关系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