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古墓附近,怎么会有桑树?他慢慢睁开眼,头顶不是夯土层,是压得很低的灰蒙蒙天空。
风刮得草叶“沙沙”
响,腥气、青草涩味,还有那丝桑叶香,扑在脸上凉丝丝的。
撑着胳膊坐起来,浑身骨头像散了架,胳膊肘蹭破的地方沾着泥,又疼又痒。
蓝色考古服裹满泥污,后背的口子渗着血,把衣服浸出深色印子,贴在皮肤上又凉又黏。
低头一看,青铜残片还在,被汗水浸得发亮,背面的螺旋纹在天光下隐约可见。
“这是……哪儿?”
曹复揉着发懵的脑袋环顾四周。
荒坡上齐腰的杂草开着白花,草叶挂着露水,蹭得裤腿发潮。
不远处的土路上,几个穿破烂麻布的人影晃着背竹筐,筐沿挂着半串干桑芽,走得摇摇晃晃。
更远处的低矮木屋,屋顶铺着厚茅草,边缘压着陶片防风,陶土烟囱冒着细弱的青烟。
那陶片切割得很规整,倒像有人特意打磨过。
没有队友,没有古墓入口,连半根现代塑料绳都没有。
周围的房屋和人,半分现代模样都没有。
他摸出口袋里的手机,屏幕碎得像蜘蛛网,按了半天开机键,半点反应都没有。
另一个口袋里,几包硬邦邦的压缩饼干露着角,包装上的“能量补充”
四个大字,在这满是泥土和麻布的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
刚想站起来,脚下一软差点摔倒。
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金属碰撞的“叮铃”
响。
“站住!”
粗哑的嗓音像砂纸磨过木头,曹复的耳膜瞬间嗡嗡作响。
这声音既不是现代普通话,也不是他听过的任何方言。
可那声调起落的规律,某些喉音的震颤,竟和大学“雅言模拟与重构”
课上,教授拟读的雅言对上了。
他当年痴迷先秦史,对着《切韵》残卷练了大半年,虽不能流利对话,却能辨出音类规律。
曹复强迫自己凝神细听,耳尖发烫,却只能抓出几个模糊的音节。
他猛地回头,五个穿墨色短打的人站在坡下,手里握着木柄长戈,矛头闪着冷光,显然开了刃,戈尖还沾着点草屑。
为首的汉子三十多岁,高大壮实,左臂有道三寸长的疤,从手肘斜划到手腕。
他握戈的手青筋暴起,指节泛白,那架势,比博物馆里的秦始皇兵马俑还要有压迫感。
汉子往前走两步,长戈指向曹复,声音又高了几分:“尔从何至?莫非宋细作?”
,!
“宋细作”
三个字,像重锤砸在曹复心上。
他心口猛地一坠,像吞了块没化开的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