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眼神里的警惕又重了几分,冷声道:“老实走,别乱看!”
曹复赶紧收回视线,却忍不住用余光瞥了眼陶釜——桑皮浆在阳光下泛着哑光,竟比现代的一些补缝材料还规整。
土路旁边出现一片桑田,绿油油的桑叶在风里晃。
叶上的露水坠下来,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泥点,打湿了他的裤脚。
几个穿墨色布衣的人在田边忙碌:有的搬桑苗,苗秆细弱,叶子还卷着,根须沾着湿泥;有的围着陶炉修补;还有人在空地上摆弄槐木构件,木屑撒了一地,混着木头的清香。
最让他心惊的,是空地中央——架着排槐木长轨,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
上面卡着带凹槽的木轮,恰好跟轨面贴合。
一个工匠推着木轮往前走,竟没半点卡顿,比博物馆里的古代独轮车省力多了。
曹复喉结猛地滚了下,指尖攥得发僵:“这是轨道?”
他想起大学时学的古代机械史,课本里只提过杠杆、滑轮,从没说过战国时有这东西。
槐木做轨道,还能精准贴合木轮,这技术水平,超出认知太多了。
再往前走几步,又瞥见木屋旁立着个直径近两米的巨大木轮。
那轮子正慢慢转着,轮轴裹着浸过油的桑皮,下头连着个带青铜齿的物件。
转起来“吱呀”
作响,青铜齿咬合时的“咔嗒”
声很有规律,分明是在传递动力。
曹复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后脊冒起一层冷汗。
这是传动结构!
战国的金属加工水平,按理说做不出这么规整的齿牙,更别说精准咬合了。
他忍不住盯着青铜齿细看,齿牙间距均匀,边缘打磨得泛着冷光。
不像手工敲打的粗糙模样,倒像有专门的模具压制。
这在战国,简直是“黑科技”
!
曹复攥紧掌心的青铜残片,棱角硌得肉疼。
突然觉得,这穿越或许不是偶然——残片背面的螺旋纹、工坊里的奇技,说不定藏着某种关联。
墨铁没注意到他的心思,径直往前冲。
路边的流民渐渐多了,都是穿破烂麻布的人,手里攥着竹筐,眼神麻木地看着他们。
有人伸手想摸曹复的考古服,被墨铁用戈柄挡开,骂了句听不懂的雅言。
还有人瞅见他口袋里露的压缩饼干包装袋,围着指指点点,嘴里念叨着“干饼”
“怪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