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说,指尖的土粒慢慢滑落,“君上要的不是惩罚,是你的态度,是叔家不再越界的保证。”
叔信眼睛亮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连忙点头:“对!
我要把齐国细作和宋人贿赂分开说,强调是族内人私自行事,我不知情,主动请求君上派官来监管窑场。”
这样既能撇清主要责任,又能向君上表忠心,还能堵住孟、季两家的嘴——你们不是想整我吗?我主动让君上监管,看你们还能挑出什么错。
他转身对亲信吩咐:“拿竹简和笔墨来,就在这里写!”
亲信连忙跑回临时营帐,很快抱来竹简、毛笔和墨锭,墨锭上还留着研磨的痕迹,显然是刚用过不久。
叔信趴在木案上,笔尖沾了墨,却没立刻写,反而停顿了一下,指尖无意识地在竹简上划着。
他想起族里的老人,想起那些跟着他打拼的旁支,心里又恨又气——恨他们背刺,气自己识人不清,好不容易躲过一次又一次危机,这次却栽在了自己人手里。
曹复没打扰他,走到双孔烟囱旁,仰头看着烟囱的裂缝,伸手摸了摸,裂缝里还嵌着没抹匀的陶泥。
他想起穿越前修烟囱的经历,那时工地的烟囱裂了缝,用细钢筋和水泥填补,比单纯抹泥结实多了。
“烟囱的裂缝,用细铁丝和细陶泥混合填补。”
曹复对旁边的老工匠说,“铁丝能拉着陶泥,不会轻易开裂,烧火时温度再高也不怕。”
老工匠愣了愣,连忙点头:“安国君说得是!
我们这就找铁匠打细铁丝!”
,!
他转身要走,被曹复叫住:“铁丝要拧成麻花状,嵌进裂缝里,再抹陶泥,这样更结实。”
心里嘀咕:战国没有水泥,只能用铁丝代替钢筋,凑合用吧,总比让烟囱塌了强。
叔信写完奏疏,把竹简卷起来,用麻绳捆得死死的,递给亲信:“快马加鞭送去曲阜,亲手交给君上,路上不准停留,不准跟任何人说话!”
亲信接过竹简,躬身应下,转身翻身上马,马蹄声很快消失在山路尽头,扬起的红泥久久不散。
叔信看着亲信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肩膀垮了下来,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走到曹复身边,看着正在指导工匠填补烟囱的曹复,忽然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疲惫:“安国君,这次过后,叔家欠你的人情,我记着。”
曹复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先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吧。”
他的指尖沾着陶泥,蹭在烟囱壁上,留下一道痕迹,像在给这座窑场做标记。
风又起了,吹得窑场的布帘哗哗作响,夕阳的余晖透过布帘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光斑,像散落的粟米。
叔信站在原地,看着忙碌的工匠们,心里盘算着后续的应对——君上那边要表忠心,相国那边要送礼,孟、季两家要防着,族里的内鬼要处置,每一步都不能错。
他知道,这次能度过危机,全靠曹复,要是没有曹复及时发现,叔家现在已经成了鲁国的罪人,等着被君上削权灭族。
掌心的麻布被攥得发皱,他慢慢松开手,看着上面的纹路,忽然觉得,或许和曹复合作,才是叔家最好的出路。
:()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