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探哨是在后半夜回到安城的。
他裹着件沾满泥点的短褐,裤腿被荆棘划开好几道口子,露出渗血的伤口,一进曹复的院子就“噗通”
跪下,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安国君,跟丢了……”
曹复刚在灯下改完烽燧改良图,指尖还沾着墨。
他快步走过去扶人,掌心触到探哨冰凉的胳膊,对方身子还在发颤——显然是在邾国边境冻了不少日子。
“先喝口热汤。”
曹复把人扶到桌边,石砚已经端来一碗热汤,陶碗边缘还冒着热气,“慢慢说,怎么跟丢的?”
探哨捧着碗,手指都在抖,热汤洒了几滴在手上也没察觉:“使者进了邾国大夫的府邸,我在墙外守了半夜,天亮时出来个穿宋国服饰的人,带着使者从后门走了,我追出去时,被几条恶犬扑上来……”
他指了指腿上的伤,“等甩开狗,人早没影了。”
曹复的指节轻轻敲着桌角,目光落在桌上的烽燧图上。
图上画着三个烽燧,每个烽燧旁都标着不同的刻痕——是他想的现代信号编码,不同刻痕对应不同敌情,比现在“一火报警、二火报急”
的老法子清楚多了。
“没白去。”
曹复突然开口,拿起图递给探哨,“至少知道季林的人,是和邾国大夫、宋国暗使见的面。”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在邾国境内,没见着宋国的军队动向?”
探哨摇头,喝了口热汤,声音才顺了些:“没见着大股军队,就是沿途的驿站,多了不少宋国来的商人,个个腰里都鼓着,不像是真做生意的。”
石砚站在一旁,手始终按在腰间的短刀上,眼神沉得像夜:“怕是宋国的探子,借着商人的名头查鲁国的底细。”
曹复没接话,拿起笔在烽燧图上添了道刻痕。
笔尖划过麻纸,发出“沙沙”
的响:“萧山呢?让他来一趟。”
萧山是半个时辰后到的。
他扛着个半大的木架子,上面缠着粗麻绳,木头上还留着没磨平的毛刺——是按曹复之前的想法做的烽燧信号架。
一进门就咧嘴笑:“安国君,您看这架子,按您说的加了滑轮,升烟的时候能省不少劲!”
曹复走过去,指尖摸过木架上的刻痕。
刻痕深浅一致,是萧山用新磨的凿子刻的:“再按这图上的,在每个烽燧旁立块木牌,刻上不同的信号——一长两短是敌探,三长是大军,两短一长是粮草异动。”
他想起现代的摩尔斯电码,心里嘀咕:战国没无线电,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但至少比之前的模糊信号靠谱,免得再像上次宋军偷袭那样措手不及。
“我这就去改!”
萧山扛起木架就要走,衣角扫过桌角的探哨报告,他低头瞥了眼,脚步顿住,“季林真跟宋、邾勾上了?”
曹复点头,指尖搓了搓刚才添刻痕的墨点:“现在还不确定他们要做什么,但得提前防着。
烽燧改好后,让每个哨位都配两个工匠,坏了能及时修。”
萧山应声离开,院子里只剩下曹复、石砚和探哨。
探哨喝完汤,脸色好了些,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片皱巴巴的麻纸:“安国君,这是我在使者后门口捡的,上面有字。”
曹复接过纸,展开一看,只有半截,边缘像是被人撕过,上面只留着“尼山关”
“安城”
“粮草”
几个模糊的字,墨色还没干透,带着点淡淡的松烟味。
他指尖捏着纸角,不知不觉就把边角搓碎了——季林盯着粮草,这可不是小事。
“你先下去找郎中吧,伤好了再去查那些宋国‘商人’。”
曹复把残片折好,塞进怀里,“记住,别打草惊蛇。”
探哨走后,石砚突然开口:“季良那边,要不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