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而苏梨明白,那是回应。
她蹲下身,将手中银叶轻轻嵌入塔心残核的裂缝。
刹那间,黑曜石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裂痕,如同血管重新搏动。
一道低频震动自地底升起,穿透高原冻土,直抵地幔深处。
这不是技术唤醒,而是一种**共鸣选择**??当足够多的生命愿意倾听,沉睡的机制便会自发苏醒。
远处,一名小女孩正沿着冰道走来。
她约莫八岁,穿着旧式防护服,怀里抱着一只破损的陶笛。
这是第三批“桥童”
之一,由各地自愿家庭培育,天生能感知情络波动,却不接受任何人工植入。
他们被称为“无载者”
,因为他们不承载系统,而是本身就是系统的一部分。
“苏梨老师。”
女孩站定,声音清亮如泉,“我梦见他了。”
苏梨闭眼:“谁?”
“阿野。”
女孩抬头,目光穿透云层,“他说,真正的终点不在猎户座,而在‘我们忘记提问的地方’。”
苏梨心头一震。
这句话,曾在《修桥录》第八章末尾出现过,却被历代注解者视为隐喻或笔误。
原文如下:“桥成之日,问止之时。”
历来解释皆为“当桥建成,疑问自然消失”
。
可若按女孩所言……或许真正含义是:**唯有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为何失去’,才能抵达‘从未离开’的境界。
**
她忽然想起十二万年前那座遗迹中的铭文??“第一座塔,并非建于昆仑。
它建于母亲怀抱中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原来,最初的桥,从来不是用石头或能量筑成的。
它是用**需要被听见的渴望**搭建的。
她起身,牵起女孩的手:“你想去看看吗?”
“去哪?”
“南磁极下面三千米。”
苏梨望着远方雪峰,“那里有另一扇门。”
女孩点头,将破损的陶笛递给她:“这是我爸爸做的。
他说,只要还能吹响,就说明还有人在等。”
苏梨接过,指尖抚过裂痕。
她没有立刻修复它,而是将其贴在胸口,任寒风吹打面颊。
然后,她开口,不是用语言,也不是通过情络,而是以最原始的方式??歌声。
一段不成调的旋律,沙哑、断续,却带着某种古老的力量,缓缓扩散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