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昭猛地站起,“它是主动在建立连接点!”
他们立刻分头行动。
苏梨联络各地观察员收集现场信息;阿阮启动量子推演模型,试图解析地球意识的意图;陆鸣则带领桥梁学院的学生进入深度冥想状态,尝试与那股深层意识进行非语言交流。
三天后,第一个明确反馈传来。
来自秘鲁高原的一名小女孩,在睡梦中写下了一串奇怪符号。
经破译,竟是一段极其原始的音节组合,与源语起源极为相似。
当这段音频通过共觉网络播放时,所有听到的人都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仿佛久违的拥抱。
“它在教我们说话。”
陆鸣睁开眼,眼中含泪,“不是用我们的语言,而是帮我们找回最初的声音??那种不需要词汇就能传递心意的方式。”
与此同时,阿阮的模型得出惊人结论:地球意识并非单一实体,而是由亿万生命体的情感残余、地质记忆、生态循环共同构成的**分布式心灵**。
它没有大脑,却有感知;没有意志,却有倾向。
它的“思维”
是以千年为单位缓慢流动的河流,而人类共觉网络的复苏,就像在一潭死水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起了跨越维度的涟漪。
“它想要合作。”
阿阮说,“但它不懂‘效率’,也不懂‘紧迫’。
对我们而言紧迫的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在它看来可能只是季节更替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共同的时间尺度,最终只会互相误解,再次割裂。”
林昭沉思许久,忽然问道:“如果……我们不是去‘理解’它,而是先学会‘同步’呢?”
“什么意思?”
“就像婴儿学步,最初并不是靠逻辑分析如何平衡,而是模仿父母的动作。
也许我们可以不追求立刻读懂它的语言,而是先让心跳、呼吸、情绪节律,试着跟它的脉动保持一致。”
计划随即启动,代号“同频”
。
在全球十二个星图节点设立共振站,每站派驻一百名经过训练的共感引导师,配合地质谐振器,持续释放与地球低频波动相匹配的情感波段。
内容不是祈求,也不是命令,而是最朴素的回应:
**“我们知道你在。”
**
**“我们感受到你了。”
**
**“我们愿意陪你。”
**
第一周,毫无反应。
第二周,冰岛火山活动减弱30%,当地居民报告梦境中频繁出现绿色森林;
第三周,大西洋暖流异常波动趋于稳定,巴西渔民发现多年不见的鲸群回归近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