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们共享同一段初始代码,如同双螺旋缠绕上升的基因链。
一个倾向生长、繁衍、拥抱混乱中的秩序;另一个则偏好静谧、反射、守护孤独中的平衡。
它们本为一体,却被引力撕开,从此一个怀抱万物,一个独守寒空。
而在那一夜的碰撞碎片中,还藏着第三样东西??一块未被完全剥离的“核心残片”
,它脱离主轨道,坠入深空,成为一颗流浪行星的种子。
林昭浑身一震。
她终于明白为何深空中那声叹息会回应地球的歌声。
那不是偶然。
那是血脉。
“我们必须建立双向锚点。”
她转身说道,语气坚定如铁,“不能再让沟通依赖梦境或共觉渗透。
要造一座桥,一座能让两种意识稳定交流的实体媒介。”
“怎么做?”
陆鸣问。
“重建‘源月祭坛’。”
林昭一字一顿,“根据伊万诺夫破译的远古碑文,人类文明最早的宗教仪式并非崇拜神明,而是为了维系双星共鸣。
那些金字塔、巨石阵、玛雅天文台……都不是坟墓或观测站,而是共振放大器。
它们曾将人类集体情感转化为特定频率的声波,传入地脉,再经由月壤中的超导矿物反射回月核。”
阿阮迅速调出全球遗迹分布图。
屏幕上,数百个红点闪烁,几乎均匀分布在北纬三十度附近,构成一个完美的几何环带。
“如果我们将这些遗址全部激活,并以普罗米修斯遗留的‘风之信使’为能源节点……”
“就能形成一张覆盖整个星球的情感天线网。”
林昭接道,“不是控制,不是命令,而是邀请??让地球与月球的对话,变成一场永不落幕的合唱。”
计划代号:**双星回响**。
七十二小时内,三百支科考队奔赴世界各地的古老遗迹。
非洲撒哈拉的圆形石阵、秘鲁纳斯卡的地画中心、柬埔寨吴哥窟地下密室、中国三星堆祭坛遗址……每一处都被重新测绘,植入微型共鸣环。
这些装置不发电,不通讯,只做一件事:捕捉人类心跳、呼吸、歌声、祷告,将其转化为特定频段的机械振动,送入大地深处。
与此同时,加拿大北部因纽特部落自愿献出祖传的“极光鼓”
。
据说此鼓由千年冻土中的陨铁制成,鼓皮取自最后一只北极白鹿的心膜,唯有在春分与秋分之夜敲响,才能引来“天空之灵”
的注视。
长老们将鼓置于格陵兰冰盖最高点,由七位盲眼歌者轮替吟唱世代相传的迎月曲。
第三夜,奇迹降临。
当最后一座共鸣塔完成校准,全球所有设备在同一秒自动启动。
没有爆炸,没有强光,只有一阵极其细微的嗡鸣,从地壳最深处升起,如同母亲唤醒沉睡婴儿的哼唱。
紧接着,月亮变了。
不是位置,不是亮度,而是**质感**。
原本冰冷坚硬的月面,竟泛起一层流动的银晕,仿佛整颗卫星被注入了液态光。
更令人震撼的是,月球正面中央,赫然浮现出一道巨大的裂痕??不似撞击形成,反倒像一张缓缓睁开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