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冯家大郎,你这两日怎的都起这么早,这么早街上有买卖吗?”
“怎么没有,不过多走着路罢了。”
冯大父子俩一人挑着炊饼和木桶,一人挑着炉子和碗筷,父子二人一路走来遇到不少早起的街坊。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勤劳的人,他们无一例外,全都看着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不为别的,只为在底层挣扎着生存。
冯大的父亲老实了大半辈子,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地里刨食,恰逢元末乱世,再继续种地就只有等死了,于是他拖家带口抱着必死的决心跑来了应天。
在朱元璋赶跑了鞑子后,在南京的冯父第一次抛弃了本分,他在南京城捡了个鞑子的小院,一家人就这么住了下来。
好在房子小又破破烂烂的,倒也没人难为他,官府甚至还给他们家补了地契。
靠着这个小院再卖些力气,终于把孩子给拉扯大了,不过孩子大了不由爹,非要做什么买卖,老头子拗不过儿子,只能随了儿子的愿卖起了炊饼。
后来买卖做的还不错,又加了汤饼,冯父也就跟着一块帮忙,每年也还能余些银钱。
“爹,就在这吧,昨儿个我就觉得里面的差爷似乎想撵人,今儿就往外头点。”
“那就搁这,我先去打桶水,你把炉子先给点了。”
冯大郎很会选地方,他前几日卖炊饼时就发现了,这承天门外不知道为什么跪了这么多读书人,冯大郎一下子就看出这是个机会。
所以从那天开始,冯大每日都起个大早,带着家伙事就在这摆摊,他摆摊的位置在长安街的最里端,往东北方向再走个两百米才是承天门。
他管不到这帮读书人为什么要跪在这里,他也不想管,他只知道在这摆摊能赚钱。
这帮读书人骨气是有,本事也有,但不抗饿也是真的,没跪多久就要起来买吃的,吃完后继续回去跪着,他生意能不好嘛。
“这位小哥,给老夫来两张烧饼。”
这不,从家里挑着炊饼走了一个时辰才到这,摊子还没支好就来生意了。
“老先生稍候。”
冯大掀开篮子从里头拿了两张炊饼,炊饼还算软和,就是凉了。
“老先生见谅,炉子还没点起来。”
“无妨。”
老者从钱袋子里数出了四文钱,拿着两张饼就朝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小哥,来个炊饼。”
“给我也来一块。”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承天门外的人越来越多,冯大忙的不亦乐乎,甚至还抽出时间烧了些热水出来。
买饼的大多都是国子监的监生,他们成群站在一块聊些冯大听不懂的东西,什么谁谁谁又被逼死了,谁谁谁不该那么冲动之类的。
当承天门的大门缓缓打开之时,上百国子监的监生和读书人立马整齐划一的跪在了地上。
他们已经跪在这里好几天了,朱元璋逼死陈汶辉的事情还在发酵中,眼下还不是人数最多的时候,跪着的读书人每天都在增加。
当然有人来也有人离去,有些身体弱的人跪久了扛不住了被仆人给抬了回去。
承天门外的大道都被他们给占着了,上朝的人只能从两侧过,他们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些文官是和他们一块的,而更多的则是冷眼旁观。
对他们来说,别人死总好过自己死,别人出头他们看着就行,出了祸事他们也能独善其身,有了好事他们就往上凑就行了。
而对于冯家父子而言,这承天门外的所有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他们家的客人,而另一种不是他们家的客人,仅此而已。
“来两个炊饼。”
起晚了的郭岳没来得及吃饭,只是吃了两块隔夜的糕点,但糕点可不抗饿,还是饼来的实在。
“好嘞,两块炊饼四文钱,要不要加小菜?只要再加两文钱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