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416章 朝堂官制(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一群人代表的是朝臣。

数日后,各地州郡县地方长官便纷纷上表劝进。

他们代表的是地方官员,却同时送上了百姓的《请愿书》。

然后,各军团首领也接二连三地派人送回劝进书及百万官兵《请愿书》,劝刘琦登鼎九五。

当然,这都是荀彧、田丰主持的。

许靖这个组织宣传部长当然更是功不可没。

后来辛宪英的记载是:朝中众臣、名士劝王进帝而不允;数日后得七州数十郡守联名上书,并附千万百姓《请愿书》劝进,王不允;又数日,各军团统帅派人上书劝王进帝位,王推托不得,应允……

这不是篡汉自立,而是重铸大汉朝纲。

官制迟早要改革,但不是现在。

那么,老的朝庭各个机制都必须建全才行。

东汉的中央政府组成沿用西汉官制,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

但是实际政治权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尚书台。

东汉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

御史台体制贬损,成为少府属官。

侍中从西汉的加官转为正式职务,设侍中寺作为侍中的正式官署,隶属少府。

东汉一朝,由于讲求经术,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

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

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历史上,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均以太傅录尚书事。

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

汉灵帝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来陈蕃被处死,以胡广继任,这是例外。

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无太师、太保官。

汉献帝时,董卓迁都长安,自任太师,位在太傅上。

这是权臣擅权所为,死后即废。

这个位置权力太大,众人商议,将此位置给了已故大儒郑玄。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

三公师长百僚,名义上为最高官职,其实并无实际权力。

东汉任命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以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

其实不过是政治花瓶而已。

皇帝以尚书参决政务,并不以实权付三公。

因三公以硕儒经师居官,所以往往要为很小的差错承担非常严重的责任,以示高节。

东汉以来,常有三公因小事而被罢官,更有许多人的下场都是论罪下狱、处死。

按东汉制度,三公掌谋议国之大政。

三公的主要参政途径就是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

除非被任命为录尚书事,并没有决定政务的职权。

按东汉以三公领九卿的制度。

太尉负责全官的考核,每岁末,评定等次,上奏皇帝,作为军官升迁、降调的依据。

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

太尉府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总管各曹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网游之天命织造师快穿之宿主是个大Bug影视世界学才艺斗破之元素封神嫁国舅桃桃乌龙投影升级之旅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夫人每天都被套路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网王之刺头军团狂神刑天斗罗:唐三是我哥灵气复苏:女网友竟是顶级战神?蔚蓝世界里的提督纳米崛起七零团宠:极品家人的炮灰娇娇女白月光觉醒后和法医大佬he了玄学大师穿成豪门弃妇[古穿今]指挥官的无限打工之旅七等分的未来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