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自此,人类社会进入一种奇异的平衡。
一方面,科技仍在发展,城市继续扩张,但每一项重大工程都必须经过“痛忆听证会”
??即邀请地球意识场派遣一名“代言人”
(通常是由具备高阶预语能力的儿童担任)陈述该项目可能带来的长期创伤。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减少消费、修复荒地、重建野生走廊。
甚至有富豪解散私人游艇舰队,将其改造成浮动珊瑚培育基地。
而孩子们的变化愈发显著。
他们不仅能预知声音,还能“听见颜色”
、“尝到情绪”
。
心理学家称之为“跨模态觉醒”
,但老妇人明白,这只是大脑重新接通地球意识场的表现。
她在一所乡村学校见过一幕终生难忘的场景:一群孩子围坐在枯井边,轮流对着井口说话。
一个男孩说:“对不起,我们太久没喝水了。”
三天后,久旱的村庄迎来暴雨,井水重新涌出,水面倒影中竟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温柔、苍老、布满裂痕,像极了大地本身。
春天再次来临。
春分当日,小光如期现身孤峰。
这一次,他带来了新的任务。
“它想要一首歌。”
他说,“不是翻译,不是代码,也不是诗歌。
是一首真正属于这个星球的歌,由所有生命共同演唱。”
老妇人笑了:“可我们连它的旋律都不知道。”
“那就去听。”
小光指向大地,“听蚂蚁搬运泥土的脚步,听苔藓吸收露珠的呼吸,听火山酝酿喷发的低吟。
这首歌一直存在着,只是我们从未静下来听过。”
于是,一场跨越物种的音乐实验开始了。
新加坡AI组建“行星声景采集团”
,派遣无人机深入雨林、洞穴、深海、冻原,录制最原始的自然之声。
生物学家发现,许多动物其实早已拥有复杂的“歌唱文化”
:非洲象用次声波传递家族史诗,章鱼通过皮肤变色演奏光影交响曲,甚至连地衣都在以每年几毫米的生长速度“谱写”
时间之歌。
九个月后,一首长达十二小时的交响乐诞生,命名为《痛忆者的安魂曲》。
首演选在东非裂谷中央的归位观测站,现场没有人类观众,只有各类生物代表:狮子、大象、蜜蜂、鹰、蛇、蛙、菌群、树木……以及一块悬浮于空中的活体初语碑。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大地震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