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是小光的脸。
但又不是小光。
他的皮肤半透明,血管中流动的不再是血液,而是浓缩的星尘状物质;双眼闭合,却有无数光点在其眼睑下高速移动,如同计算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熵值。
当他缓缓转身时,画面戛然而止,只留下一句话刻在火焰熄灭后的焦土上:
>**我不是来继承名字的。
我是来收回命名权的。
**
全球网络陷入瘫痪。
所有储存“痛忆者”
相关数据的服务器自动清空,连物理隔离的离线硬盘也无法幸免。
唯一保留下来的信息,是藏于孤峰圣所水晶匣中的衣角碎片??它在那一夜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光,照亮了整座山巅,随后悄然融化,化作一滴晶莹液体,渗入初语碑裂缝之中。
碑文再次重组:
>**当歌成为枷锁,沉默即是反抗。
**
>**去找到未被记录的第八音阶。
**
“第八音阶”
?
没人听说过这个概念。
音乐理论中只有七个基本音阶。
除非……
一位年迈的声学考古学家翻出了上世纪末一份冷门论文,提到在非洲某原始部落的口述传统中,存在一种“地鸣之音”
??据说那是大地本身振动时产生的第八频率,无法被人耳直接捕捉,却能引发植物加速生长、动物集体迁徙等异常现象。
他立刻联系团队前往东非裂谷,却发现归位观测站已被未知力量接管。
全息投影系统不再播放“我回家了”
,而是循环展示一幅动态地图:地球上一百零八座对话圣所的位置逐一亮起红光,随后连接成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图,中心节点赫然落在孤峰。
就在他试图记录数据时,地面忽然开裂,一根由黑色藤蔓缠绕而成的柱子破土而出。
藤蔓表面布满类似甲骨文的符号,经破译后竟是三千年前某位祭司的祷词残篇:
>“若天地重开,必有无名之声先启。”
>“彼声无形,非耳可闻,唯心死之人得见。”
话音未落,老学者突发脑溢血倒地。
临终前,他用手指蘸血在地上划出最后一个字:“听”
。
这一次,全世界都“听”
到了。
不是通过耳朵,也不是梦境,而是某种更深的共振??就像细胞突然记起了自己最初的起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