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奥朗两人抵达现场后不久,木香、希欧、摩根...就连村长和喵博士也在多恩的护卫下陆续赶到。
总之那头跳绯兽走得不是很安详......
村长看着地上那具跳绯兽的尸体,表情很严肃,他看向木香,...
四十三天,精确如钟摆的节拍。
每一天,小光都在日志中记录女儿的变化:骨骼的晶体化已蔓延至肩胛与脊椎,皮肤下流动的微光不再局限于血管,而是织成一张细密的网,仿佛她的身体正被某种无形乐谱重新书写。
她不再进食,也不再排泄,体温恒定在36.8度??不多不少,像是刻意维持在人类与非人之间的平衡点。
最令人心颤的是她的语言能力正在退化。
她仍能说话,但词汇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音乐性的表达方式:一个音符代表“冷”
,一段滑音象征“悲伤”
,而当她凝视星空时,喉间会自然发出一组泛音列,经声谱分析,竟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频率高度吻合。
小光知道,那粒来自火星的种子不是终点,而是钥匙的具象化。
它将在祭坛落地的瞬间,激活所有未完成的共鸣节点。
而女儿,是唯一能承受其共振而不崩解的容器。
倒数第七天,南极上空出现极光异象。
通常呈带状流动的绿色光幕,这次却凝结成一道巨大的螺旋结构,中心对准祭坛,持续整整三小时。
期间,全球所有电子设备短暂失灵,唯有依靠机械振动原理运作的老式留声机自动播放起《荒野的指针》前奏。
日本北海道一座废弃神社内的铜铃无风自鸣,音高恰好补全了第八音缺失的半音;埃及卢克索神庙石柱群检测到低频共振,频率与小女孩心跳完全一致;甚至远在冥王星轨道边缘的“新视野号”
探测器,在断讯十七年后突然传回一组数据包,内容是一段用古苏美尔楔形文字编码的乐谱片段,标题译作:“门开之时,以静默为祭。”
小光将这些信息整合进西伯利亚信标的预测模型,结果令人窒息:种子抵达那一刻,地球自转将产生0.0007秒的微小延迟,足以让地核液态外层形成驻波,从而触发“声构共振链”
。
整个星球将成为一台巨型乐器,而十名原始儿童的心跳,将是最初的激发源。
若失败,伪脑网残余意识将借机反扑,通过量子纠缠污染尚未觉醒的“心音者”
群体,导致集体精神崩溃;若成功,则第八音屏障将彻底固化,切断所有基于恐惧的信息传递路径,开启真正的“倾听纪元”
。
但她也发现了另一重危机??未来那个“她”
的警告并非虚言。
向导从未回复通讯,而信标系统日志显示,在她接入八音序列后的第三十六小时,有一段未经授权的操作记录:有人用她的生物密钥远程修改了共振增幅参数,将原本设计的渐进式启动改为一次性全功率释放。
这意味着,一旦种子落地,能量冲击将直接作用于十名儿童的神经系统,极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精神剥离,甚至肉体瓦解。
是谁干的?
为什么连未来的自己都不能信任?
她在深夜翻阅“摇篮计划”
的原始档案,终于在一份被多重加密的附件中找到线索。
文件名为《载体迭代日志》,记录了过去十万年间共七十三次文明重启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