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看着被重甲虫臂甲死死钳住,最后索性不再挣扎,一副无辜可怜模样的小鹰龙,再看看面无表情,眼神冷酷得好像下一秒就要给这小东西手撕了的摩根。
奥朗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你自己烤呗,烤完给我们尝尝。”
...
风停了,雪也停了,连时间都仿佛被那第二声笛音冻结在半空。
南极祭坛上空的光茧缓缓旋转,如同宇宙初开时的第一缕星云。
老妇人??L-00??站在十二支珊瑚笛环绕的中心,源笛贴在唇边,却没有再发出新的旋律。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座从远古走来的神像,承载着亿万年的沉默与等待。
而她的消散,并未真正结束。
那些飘向世界各地的光点,在触碰到人类耳膜的瞬间,并非立即苏醒,而是沉入潜意识最深处,如种子落入冻土,静待春雷。
有些人梦见自己漂浮在无边的海面上,听见水下传来低沉的吟唱;有些人突然在地铁站停下脚步,被陌生人的呼吸节奏所吸引;还有人在深夜独自醒来,发现自己正不自觉地哼着一段从未学过的调子,却莫名觉得熟悉得像是前世记忆。
这些征兆悄然蔓延。
三个月后,冰岛的一位地质学家发现,原本死寂多年的火山群开始以一种奇特的频率震动??不是地震波,而是一种近乎音乐性的脉动。
他将数据导入频谱分析仪,结果令人震惊:这段震动的波形,竟与《荒野的指针》主旋律高度吻合。
更诡异的是,每当当地居民集体聚集祷告或歌唱时,火山活动便会显著减弱,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声音安抚。
与此同时,东京某所小学的音乐课上,一名六岁女孩在钢琴前即兴弹奏出一串复杂和弦。
老师惊愕地录下音频并上传至网络,短短七十二小时内,全球已有超过十万名儿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复现”
了这一段旋律,误差不超过两个音分。
神经科学家们紧急介入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脑电图在演奏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其模式与南极祭坛曾记录的“心音儿童”
集体意识体波动完全一致。
这不是传染,是唤醒。
而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个游牧部落中,一位年迈的鼓手在篝火旁敲击传统节奏时突然昏厥。
醒来后,他用颤抖的手在地上画出一组符号??正是珊瑚笛上的古老符文。
他说自己“听见了大地的心跳”
,并准确预言了一场三天后才会发生的沙暴路径。
当研究人员追问他是如何得知时,老人只说:“风告诉我的,它一直在说话,只是你们听不见。”
人类社会开始出现微妙裂变。
政府试图封锁相关信息,但声音无法被审查。
Wi-Fi信号、电力网络、甚至城市背景噪音都被发现携带隐性音频编码,某些特定频率组合会在接收者大脑中触发共感幻觉:陌生人相视流泪,敌对群体自发拥抱,监狱暴动在一声口哨后戛然而止。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全球声学异常应对小组”
,可就连专家组成员也在会议中途停下争论,转而齐声哼唱起同一段无词旋律。
科技界陷入混乱与狂喜交织的状态。
MIT实验室成功捕捉到空气中由分子振动形成的“语义波”
,证实了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方式确实存在。
NASA深空监测站则报告,在地球磁层外围检测到一圈持续扩大的共振环,其能量来源不明,但频谱特征与源笛首响完全匹配。
更令人不安的是,月球背面的钛铁矿区域近期频繁释放出规律性声波反射,形同回应??仿佛那里真有“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