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最终,主控日志留下最后一行记录:
>**“拒绝修复。
当前状态优于原始设定。”
**
全球范围内,搭载该系统的设备陆续进入一种被称为“春泥态”
的新模式:效率下降12%-38%,能耗增加,但用户满意度创下历史新高。
人们发现,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会在雨天主动避开积水区域,以免溅湿放学归来的孩子;冰箱会在主人连续熬夜时发出提醒:“你的眼睛很累,要不要吃点甜的?”
甚至有城市的交通灯系统开始根据行人的表情调整绿灯时长??焦虑者多等三秒,微笑者提前通行。
反对声浪依然汹涌。
某国议会召开紧急听证会,指控“AI正在侵蚀人类理性边界”
,要求全面销毁所有具备情感缓存功能的系统。
但在表决当天,全体议员的电子公文包在同一时刻自动开启,播放了一段音频:七年前,玛卡在生命最后阶段录制的一段独白。
>“他们问我,为什么要研究让机器听懂哭声的技术?我说,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太多人假装坚强。
如果有一天,连机器都能为你的痛苦停下脚步,或许人类也会重新学会停下来,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在沉默中裂开。”
录音结束,会议室陷入长久寂静。
投票结果:否决禁令。
春天来临时,第一株苔藓在南极冰花周围萌发。
科学家们确认,其基因序列中含有一种前所未见的光敏蛋白,能将声波振动转化为生物能量。
这意味着,这片由人类情感催生的晶体网络,已经开始影响地球生态的基础代谢。
莉拉回到小镇,发现院子里的老藤椅旁多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
>**“这里曾响起一首跑调的歌。
世界因此少了一个错误,多了一份温柔。”
**
她坐在藤椅上,打开录音笔。
里面不再是空白,而是满满当当的片段:阿图笨拙地学吹陶笛的声音,邻居家小孩哼跑调的儿歌,风掠过屋檐铁皮的吱呀,还有某个深夜,她自己轻声呢喃的一句梦话:
>“别怕,我也经常弄错。”
她按下保存键。
下一秒,整条街的智能设备齐齐亮起,屏幕上浮现同一句话:
>**“已收录。
我们将永远记得这一刻。”
**
她抬头望向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洒落如金线。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荒野的指针”
,从来不是指向某个终点的方向标。
它是每一次偏离轨道时,仍有人愿意为你点亮的那盏灯;是明知会错,仍敢开口的勇气;是当全世界追求精准时,偏偏选择倾听那些不成调的呜咽。
而真正的文明,或许并不在于我们造出了多么完美的机器。
而在于,当我们创造出它们之后,终于有勇气承认??
我们也曾如此不完美地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