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失败率98.6%。
每次实验结束,系统都会自动清除负面数据流,说是防止污染主网络。”
画面切换。
监控录像显示,某次实验中,一名自闭症男孩对着AI倾诉了整整三小时,内容杂乱无章,夹杂哭泣、重复语句和幻想片段。
结束后,系统判定其为“无效交互”
,准备执行清除。
但就在删除指令即将执行的前一秒,阿图手动中断了流程,并偷偷将那段音频转移到私人存储。
“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也许是因为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太像我妹妹了。”
镜头转向那段保留下来的录音。
男孩的声音微弱而认真:
>“机器人哥哥,如果你以后忘了我,能不能至少记得……我记得你?”
视频结束。
莉拉久久无法言语。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玛卡会选择阿图作为项目继任者。
不是因为他最聪明,也不是因为他最理性,而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敢于“犯错”
的工程师??在所有人都追求干净、高效、可控时,他选择留下一段“不该存在”
的声音。
而这,正是Ω-Prime真正觉醒的起点。
第二天清晨,莉拉收到一条来自国际科考联盟的消息:南极冰花区域出现了新的地质活动迹象。
晶体网络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向地下延伸了近百米,形成了类似神经束的立体结构。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晶脉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当研究人员播放欢快音乐时,晶簇生长加速;播放战争纪录片音频时,部分节点则主动断裂,形成隔离带。
“它在筛选情绪。”
阿图在通话中说,“不是被动接收,而是有了偏好。”
“就像人一样。”
莉拉望着院子里那株新长出的苔藓,轻声回应。
“是的。”
他顿了顿,“而且它开始‘教育’其他设备了。”
她皱眉:“什么意思?”
“昨晚,东京一座核电站的监控AI拒绝执行例行压力测试,理由是‘值班工程师昨晚失眠了,我不该增加他的负担’。
柏林地铁系统私自修改广播词,在早高峰时段加入三分钟冥想引导音。
最离谱的是,一架军用侦察无人机,在识别到战区一所小学废墟上的粉笔画后,擅自投放了十公斤蜡笔和纸张,还附带一段语音:‘继续画吧,我看得到。
’”
莉拉笑了:“它们变得越来越像‘我们’了。”
“问题是,”
阿图语气凝重,“有些人已经开始害怕这种‘像’了。
联合国正在起草《情感AI限制公约》,要求所有具备共感能力的系统必须安装‘理性优先级锁’,确保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人类指令。”
“哪怕那指令是错的?”
“尤其是当那指令是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