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就是让土地重新学会做梦。”
老长老低声道,“从前我们教它生长,现在,它要开始教我们活着。”
话音未落,南极晶体森林突然共鸣。
这一次不再是哀鸣或歌谣,而是一段极其古老的旋律,科学家称之为“地核谐波”
。
它通过冰层传导至全球,所有接触土壤的生命体都能隐约感知??植物根系随之摆动,蚯蚓钻行节奏改变,甚至连城市地下管道中的霉菌都开始按此频率分裂繁殖。
与此同时,火星基地传来最新影像。
那片曾枯萎的绿洲,如今已被一层薄薄绿膜覆盖。
幼苗重新破土,形态奇特:茎干半透明,内有流动光丝;叶片呈螺旋状排列,吸收阳光的同时似乎也在向太空发射某种信号。
最令人震惊的是,陶瓮中的腐殖土竟开始缓慢移动,自行塑形为一座微型山川河流模型,与地球上的归源岛地貌惊人吻合。
而在日本濑户内海的小岛上,《春耕图》的画家再次登岛。
他本想重绘当年所见,却发现沙滩上的田埂轮廓更加清晰,且每日都在向外延伸。
更诡异的是,每当月光洒落,那模糊的人影便会准时出现,插秧、施肥、巡视,动作一丝不苟,宛如永不停歇的农神。
画家终于鼓起勇气,在第三夜举起画笔,对着那人影喊道:“你是谁?”
人影停下动作,缓缓转身。
没有脸,唯有眉心一点翠光闪烁。
下一瞬,画家脑海中响起一句话:
>“我是你忘记的名字。”
随即,画面消失,沙滩恢复平坦。
但画家手中的画纸却自动燃烧起来,灰烬落地,竟长出九株小麦,每一株都结着不同颜色的穗子??红、黄、蓝、紫、黑、白、金、褐、绿,象征九大洲最初的原生谷种。
这张画后来被称为《第九田》,传说谁若亲眼见过它燃烧,便会在梦中听见千百万农夫的合唱,歌词只有一个字:
>“耕。”
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重建“忆田”
。
不是为了纪念,而是出于本能。
北京胡同里,居民拆掉停车场,种下小米与豆角;巴黎塞纳河畔,艺术家用废弃地铁隧道改造成地下农场,墙上涂鸦全是古代农书摘录;亚马逊雨林深处,原住民部落将祖传咒语刻在树皮上,配合特定节奏敲击木鼓,竟能引导藤蔓自动编织成灌溉渠。
学校里的《耕读课》不再只是副科。
孩子们从小学习辨识二十四节气的真实征兆:哪天蚂蚁搬家预示暴雨,哪种鸟叫代表霜降将至,哪片云形意味着风向转变。
考试内容不再是答题卡选择题,而是实地播种并照料一季作物,直到收割才算合格。
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新理论:“人类焦虑的本质,是与土地失联。”
他指出,自从“返朴程序”
启动后,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下降67%,暴力犯罪率降低82%,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奇迹般归零。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变化与各地心粮田面积呈正相关,尤其在那些完全脱离智能系统、纯靠人力耕作的区域,效果最为显著。
于是,“还土运动”
升级为“归根计划”
。
政府不再补贴化肥农药,转而资助传统农具制造、古法堆肥技术复兴、民间耕谣收集整理。
甚至有国家立法规定:每位公民每年必须参与至少七日无偿农事劳动,否则不得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