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可土地一直记得。
现在,它开始还给我们了。”
夜宿驿站时,一场异象悄然降临。
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地上,竟凝成一行行细小的字迹,由湿气汇聚而成,宛如露珠写就:
**“东三垄宜早播黍,避巳时烈阳;
西坡土硬,须先犁两遍,再施半勺活壤;
南角洼地积水,可引渠分流,植稗以固根……”
**
孩子看得入神:“这是谁写的?”
“不是谁写的。”
田归轻声道,“是地写的。
它终于愿意说话了。”
次日清晨,字迹已随晨雾消散,但院中那块原本龟裂的夯土地面,竟自动翻松了一寸深,整齐如耙过一般。
驿站主人揉着眼睛出来,差点跪下磕头,以为神迹临门。
田归只是笑了笑,掏出随身携带的几粒野麦种撒了下去,又浇上半碗生源水。
“不用拜。”
他说,“它只是想干活罢了。”
越往北行,天地气象越是不同。
曾经荒芜的丘陵冒出新绿,废弃多年的梯田边缘钻出藤蔓,缠绕着倒塌的石墙向上攀爬。
更有甚者,一些早已搬离村落的农户旧宅前,烟囱竟冒出了炊烟。
远远望去,炊烟不成直线,而是盘旋上升,最终在空中勾勒出一个古老的符号??那是共耕原失传已久的“守田印”
,象征着土地与人的契约未曾断绝。
一日午后,途经一座塌了半边的祠堂。
门楣上匾额早已腐朽,依稀可见“五谷殿”
三字。
祠内供桌倾颓,泥塑神像倒地碎裂,唯有一尊手持锄头的小童像尚存完整,脸上还带着笑。
孙儿好奇地走近,忽听脚下“咔”
地一声。
低头一看,踩碎了一块埋在瓦砾下的陶片。
他连忙弯腰捡起,拼合起来,赫然发现正是他们在荒原所见“归田之信”
的原型??只是这一块更加古老,边缘磨损严重,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吾名阿禾,生于甲子年春分,死于庚申岁大旱。
若有人至此,请代我问一句:今年下雨了吗?”
**
孩子怔住,回头看向田归。
老人站在门口,背对着光,身影被拉得很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