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舟覆,唯余此简系于浮木,顺流至沙州。
’”
满座皆惊。
阿织??那位曾在潮音洞前许愿行走西北的盲眼领师,史载其卒于帕米尔雪岭,未曾提及南归之事。
若此简属实,则她晚年竟重返岭南,且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传道。
“她没死在雪中。”
来自黔中的织光道长老低声道,“她是回到起点去了。”
一时寂静。
窗外海浪拍岸,如同无数脚步踏过时间之堤。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鼓声??三长两短,再加一颤音,乃是“重大讯息抵达”
之号。
一名浑身湿透的少年跌进大厅,肩头挂着已被雨水泡胀的油布包。
他是东海路上最年轻的诵信者,名叫陆舟,年仅十六,去年才从福建渔村入选。
“琉球……来了人。”
他喘息着说,“不是使节,是一群孩子,乘独木舟来的。
他们不会说官话,只递这个。”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贝壳,上面用炭条写着歪斜汉字:“我们要学算术,因为海要变了。”
全场哗然。
“海要变了?”
有人喃喃。
陆舟点头:“他们说,潮比往年提早半月,鱼群不再按季出现,祖辈传下的捕鱼歌诀全都不准了。
有个八岁女孩指着天边说:‘以前星星落在山尖时撒网,现在它沉进海里了。
’”
柳青禾当年临终遗训犹在耳边:“文明不在恒常,而在应对变化的能力。”
如今,大海本身正在提问,而答案,必须由新的知识去回应。
会议当即决定召开紧急“问海会”
,召集沿海各路教师、渔民代表、天文观测者与造船匠人共议此事。
七日后,百余人齐聚辰阳。
其中有位白发老妪,竟是当年吐蕃少女的孙女,如今已是喜马拉雅山麓女塾的织光道灯首。
她带来一本手绘册子,名为《冰语录》,记录冰川融水速度与季节错乱的关系。
“我们那儿的河,十年前冬天还结厚冰,如今春未至水已涨。
牧羊人说,石头都开始出汗。”
与此同时,辽东来的老兵展示了一组奇特阵图??并非用于作战,而是描绘海鸟迁徙路线的偏移。
他说:“戍边三十年,从未见过燕子九月不南飞。
它们停在营帐顶上,像是迷了方向。”
最令人震动的是交趾海角送来的《南海星历》新版。
原版曾助商船避风暴、定航向,但近三年数据剧烈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