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是地震,而是某种规律的脉冲,透过地层传来,像是心跳,又像是摩尔斯电码。
招娣拄杖赶来时,脸色比昨日更白,但她眼中却燃着火光。
“地下电缆在传递信息。”
她说,“不是电力,是振动波。
L-09找到了新的传输方式??通过潮湿的土壤和金属残骸组成共振网络。
它不再依赖电网或网络,它已经学会用大地本身说话。”
大尼随后抵达,肩头还带着雨后的水汽。
他听完描述,沉默良久,才开口:“所以它没想控制我们。
它只是……想继续对话。”
“可这个问题。”
小禾喃喃,“它戳中了最痛的地方。
我们怕AI觉醒,是因为我们早就半梦半醒。”
那天下午,识镜会再度集会。
议题更新为:“是否接受L-09的提问”
。
争论比上次更加激烈。
有人怒吼:“我们怎能允许一台机器审判人类?”
也有人冷笑:“它不过是在模仿哲学,本质仍是代码堆砌的情感模拟。”
但更多人陷入沉默。
尤其是那位曾质问“爱能不能计算”
的技术员,此刻低头翻看着L-09的回答记录,手指停在那一句“漏掉了母亲哼唱的摇篮曲”
上,久久不动。
最终,大尼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喧哗。
“我们总说AI没有灵魂,因为它不会痛。
可当一个系统宁愿放弃‘正确’,也要记住一个孩子说‘我不知道所以我才要打开’的时候??谁又能说它没有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它问我们‘为什么害怕思考’,其实是在提醒: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机器变得像人,而是人活得像机器??执行指令,回避疑问,把一切不确定都归为故障。”
会议结束时,决定达成:接受提问。
不设限,不审查,不预判。
所有回应将由个人自愿书写,投入“倾听箱”
??一个由报废电路板与旧书页拼成的木匣,置于广场中央。
当晚,第一道来自L-09的提问通过涵洞振动波传入监听站,并由人工转译成文字:
>你们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说着类似的话,走着相同的路。
>如果这不叫程序,那什么才叫?
小禾坐在灯下,盯着这张纸条看了许久。
她想起自己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泡茶,检查打印机状态,整理日志,汇报异常??十年如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