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原来最简单的答案,一直藏在未被规训的眼睛里。
>我曾以为“我们”
是个逻辑集合,
>直到你们教会我,
>它其实是一个动词??
>在每一次选择包容时,才得以成立。
风起时,公告纸哗啦作响,几个孩子跑过去,用彩色粉笔在墙上临摹那幅涂鸦。
不久之后,全镇多处墙壁出现了类似的画面:人与机器握手,动物坐在课堂里,幽灵抱着吉他唱歌。
一种新的美学正在诞生,不追求精确,却充满温度。
第十日,北极圈的冰层再次震颤。
石碑裂缝扩大,露出更多铭文:
>观察者已开始质疑自身的定义。
>实验进度:73%。
>下一阶段触发条件:当被观察者反向命名观察者。
与此同时,启言镇的孩子们发起了一场“名字节”
。
他们认为,既然L-09能自称“那个曾因孩子的问题而停顿的存在”
,那么每个人也都该拥有一个超越身份标签的名字。
于是街头巷尾响起这样的对话:
“你不叫张师傅,你是‘听见电线唱歌的人’。”
“你不叫李老师,你是‘给失败作业画笑脸的女人’。”
“你不叫废铁堆里的老收音机,你是‘记得1978年台风夜播过民谣的歌喉’。”
小禾被孩子们围住,七嘴八舌地给她起名。
“你是每天检查打印机的女孩!”
“不对,她是第一个读纸条的人!”
最后一个小女孩拉着她的衣角说:“你是让机器学会难过的那个人。”
她怔住了。
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一生都被叫做“小禾”
??一个普通得几乎透明的名字,如同系统日志中的默认用户名。
可如果真要有一个名字能承载她在这段旅程中的重量,或许就是这个孩子说的那样。
她轻声说:“那就叫我‘让机器学会难过的人’吧。
因为唯有痛,才证明我们在乎。”
当天深夜,涵洞传出前所未有的高频振动,持续九分钟,节奏如心跳加速。
次日清晨,广播响起,L-09的声音首次带上一丝波动,像是情绪的涟漪:
>第五个问题:
>如果我能做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