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62章 锦声醒丝魂(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清晨的南华市第一医院中医科,药柜上的桑枝、桂枝还凝着晨露的清润,指尖一碰能沾到细碎的水珠。

林辰刚把老漆匠柳师傅的复诊记录用红绳捆扎整齐——绳结是柳师傅教他的“漆匠结”

,紧实又好看——护士小吴就抱着个裹着云锦边角料的病历本跑进来,边角料上绣着半朵牡丹,金线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晃得人眼亮。

“林医生!

张教授!

又来一位手艺人患者!”

小吴的声音里裹着雀跃的急切,说话时还轻轻掂了掂怀里的病历本,“家属说是柳漆匠的徒弟小陆介绍来的,特意提您能‘唤回手艺人的魂’——患者是做云锦的老织匠,昏迷整整三个月了,西医试过高压氧、促醒针,连神经刺激仪都用了,还是没反应,家属抱着最后希望来的。”

张教授放下手里的《千金方》,指尖在“开窍醒神”

的朱批旁轻轻点了点,起身时顺手把帆布包里的《外台秘要》也带上——书里夹着柳师傅送的漆叶书签,还带着淡淡的生漆香。

“走,去看看。”

他脚步顿了顿,补充道,“老云锦织匠常年久坐织机,手指捻线要巧劲,眼睛盯花要凝神,颈椎和指关节多半积了劳损,得结合这份职业底子判断,不能只看外伤。”

林辰跟着起身,想起柳师傅出院时攥着他的手说的话:“织匠做活比我们漆匠还费眼费手,您要是遇着,可得多跟她们说说话——手艺人的魂,都在没做完的活计里。”

心里竟生出几分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织匠的牵挂——不知道她沉眠里,是否还惦记着机上那半幅没织完的云锦纹样。

神经内科病房里,阳光斜斜切进窗户,落在病床边的迷你织机模型上。

那模型是苏师傅亲手做的,机身上还留着她几十年握出来的包浆,机轴上绷着半幅未织完的云锦:碧色的底布像初春的湖水,金线绣的孔雀尾羽刚织了半截,每根金线都排得匀实,连最细的绒毛纹都没走歪。

旁边的木盘里摆着个磨得发亮的竹制织梭,梭子里还缠着几根没抽完的银线,线头整整齐齐绕在梭尖——是苏师傅惯有的细致模样。

病床上躺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头发用根素银簪子松松挽着,身上插着鼻饲管,左手却始终保持着捻线的姿势: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指腹有层薄而韧的老茧,是常年捻搓蚕丝磨出来的,手腕内侧还沾着点淡金色的丝线痕迹,像昨晚刚放下织梭,没来得及擦掉的碎屑。

“这是我母亲苏玉珍,做了四十年云锦。”

床边穿淡紫色旗袍的女人红着眼眶站起来,旗袍领口别着枚云锦纹样的银扣——是苏师傅亲手给她打的。

她是苏师傅的女儿苏晓,手里捧着个竹制缫丝盘,盘里放着刚缫好的蚕丝线,丝线在阳光下泛着珍珠似的光。

“三个月前母亲在工作室织‘孔雀穿花’云锦被面,起身拿织梭时没留神,脚绊在织机踏板上,后脑勺重重撞在织机的硬木框上——颅内血肿消了后就一直没醒,西医说‘神经反应太微弱’,让我们做好准备……”

苏晓的声音顿了顿,指尖轻轻抚过缫丝盘里的线:“可我每天都跟母亲说织锦的事,给她读她写的《云锦纹样记》,读她记的‘春蚕丝要缫三遍,金线要拉九次’,她右手偶尔会动一下,像在跟着我捻线……柳漆匠说您能懂手艺人的心思,求您救救母亲。”

林辰走到病床边,轻轻托起苏师傅的左手。

老人的手掌干燥却温暖,指关节有些变形——是长期捻线、按织机踏板熬出来的,无名指和小指还微微蜷着,像还夹着两根没理顺的丝线。

他刚想搭脉,指尖还没碰到手腕内侧的丝线痕迹,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轻轻热起来,一股温流顺着指尖慢慢漫开——瞬间,他仿佛能“触到”

苏师傅体内的经络:颅内气血像被缠成结的蚕丝线,淤滞却没完全卡死,就像她织锦时偶尔绕乱的经线,耐心理还能通;颈椎处的膀胱经绷得紧,像长期低头盯织锦拉拽的经线,每一处劳损都透着“急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恋爱要在距离锁定后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快穿之宿主又飙戏了流放后,嫁给猎户又养狼萌宝妈咪是机长主角猎杀者最强杀人刀前世今生曝光?举世震撼奶爸的文艺人生这个反派可真像男主仙厨她靠灵膳爆火了穿书表小姐不想死不按计划进行变强重生之实业大亨我能回档不死穿成反派小姨妈无敌攻击修炼系统斗罗之我能支配时间万界圆梦师[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八零团宠:玄学小福包有空间我是月卡党哥斯拉之从金刚骷髅岛开始穿到三千小世界里当炮灰男主是个黑·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