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周师傅体内的经络:颅内的气血像被凝固的糖块堵着,淤滞却没完全封死,还有细细的缝隙能透气;颈椎处的经络绷得紧,像长期低头浇糖时被拉拽的棉线,透着明显的劳损滞涩;百会穴裹着层沉沉的“昏沉气”
,只有劳宫穴还透着丝微弱的“活气”
,像握着刚离火的温热糖勺时留下的余温。
“张教授,周师傅的经络还有生机。”
林辰收回手,语气很笃定,“颅内淤滞在清窍,加上长期做糖画伤了颈椎和手腕经络,气血走不通。
得先通颈椎和手腕,再开窍醒神,还得借他最熟悉的糖香和糖勺声刺激意识——手艺人的魂,都在自己的工具和手艺里。”
张教授点了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本泛黄的《外台秘要》,翻开到夹着糖纸的一页——那糖纸是上次王师傅带来的,裹过周师傅做的糖画蝴蝶,还留着淡淡的甜香。
“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过,劳损致昏沉者,要用温通的药疏经络,用他熟悉的东西唤醒意识。”
张教授蹲下身,对着周晓和林辰细细说方案,“周师傅是老糖画匠,焦糖香、糖勺敲石板的声音,是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疗法得围着‘糖’字转才管用。”
,!
“第一,中药糖香熏蒸。”
张教授指着锅里的冰糖,“用周师傅常用的老冰糖,加甘草、陈皮各三钱,煮水后用纱布蒙在他的手部和颈椎熏蒸,每天两次,每次十分钟。
焦糖香他熟悉,能勾着他的意识,甘草能润经络,陈皮能理气,还能缓解他颈椎的僵硬。”
“第二,中药鼻饲。”
张教授继续说,“用葛根、桑枝各五钱,远志、石菖蒲各四钱,煮成浓汁过滤,加少量冰糖调味——他一辈子跟糖打交道,加点点糖能让药汁顺口些。
葛根能通颈椎,桑枝能养手腕,远志、石菖蒲能开窍醒神,正好对着他的病因。”
“第三,穴位按摩。”
张教授的手指轻轻落在周师傅的颈椎处,避开输液管,“每天辰时按大椎穴,按到有酸胀感就行,别太用力;午时按百会穴,顺时针轻轻揉,像浇糖画时转着圈;申时按内关穴,从手腕往手肘推,顺着经络走。
按摩时要凝神引导气感,再让晓晓在旁边轻轻敲石板,用糖勺敲石板的‘当当’声唤他——手艺人对自己的手艺声最敏感,比任何闹钟都管用。”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辰几乎每天都泡在神经内科病房。
每天早上七点,他会提前在病房外的小厨房把中药冰糖煮好。
药锅冒起的热气里,焦糖香混着甘草的甜香,飘满整个病房,连护士路过都忍不住说“闻着像小时候的庙会”
。
周晓就坐在病床边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那把尖嘴铜糖勺,轻轻敲着青石板,“当当”
的声音不响,却很脆,像小钟在安静的病房里轻轻晃,清晰又熟悉。
熏蒸时,林辰会俯下身,凑在周师傅耳边轻声说:“周师傅,该醒醒了,您的‘龙凤呈祥’还没浇完呢,凤凰的尾羽还等着您勾细节,龙鳞也没压花纹。”
中午十二点,林辰会守着护士给周师傅做中药鼻饲。
看着淡褐色的药汁顺着鼻饲管慢慢流进去,他总想起周晓说的话:“我父亲做糖画最讲究火候,说糖熬老了会苦,熬嫩了会化,急不得,得盯着锅里的泡泡,等泡泡从大变小,颜色从白转琥珀,才能浇。”
下午四点是固定的穴位按摩时间。
按大椎穴时,林辰会让玉佩的温意顺着指尖轻轻渗进去,像在慢慢抚平周师傅颈椎经络里的紧绷,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糖画;按内关穴时,周晓会把那把尖嘴铜糖勺放在灶上温一温,再轻轻放进周师傅手里,握着他的手说:“爸,您摸摸,是您最喜欢的那把尖嘴勺,勺底还热着呢,跟刚离火一样。”
第七天傍晚,林辰给周师傅按内关穴时,指尖突然感觉到老人的手指轻轻蜷了蜷,像在攥紧手里的糖勺。
他赶紧停手,周晓也凑过来,声音发颤:“爸!
您是不是摸着糖勺了?我再给您温一温,刚凉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