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晨露还沾在活动中心院子的石板缝里时,小宇的脚步声就已经响了起来。
他攥着个小放大镜,脖子上挂着昨天领的“护苗小标牌”
,一路小跑冲到薄荷区,蹲在自己的旧搪瓷盆前,眼睛瞪得圆圆的。
“林辰哥哥!
你快看!”
小宇的声音带着惊喜,手忙脚乱地举着放大镜,“有个小绿芽冒出来了!
像小虫子的触角,还弯弯的!”
林辰刚走到院子门口,就被他的喊声吸引过去。
蹲下来一看,搪瓷盆里的土面上,果然顶起一点嫩白的芽尖,芽尖上还裹着层透明的薄皮,轻轻一碰就会晃。
他刚想伸手摸一摸,指尖还没碰到土,脖子上的太极玉佩就轻轻热了一下,像有股细流漫到花盆里——原本只冒一点的芽尖,竟悄悄舒展了些,嫩白里透出点浅绿,看着更精神了。
“真的发芽了!”
林辰笑着摸了摸小宇的头,“比我预想的还快,小宇天天来浇水,没白辛苦。”
“我就说我的薄荷会先发芽!”
小宇得意地扬起下巴,又举着放大镜去看旁边的紫苏盆,“胖子哥哥的紫苏怎么还没动静啊?是不是水浇少了?”
正说着,胖子扛着个浇水壶呼哧呼哧跑进来,壶身上还贴着张纸条,写着“紫苏专用”
。
“我来给紫苏浇水!”
他蹲在自己的花盆前,壶嘴轻轻贴着土面,水流细得像线,“我妈说紫苏喜水,每天得浇一次,但不能浇多,不然根会烂——你看我这壶,特意换了细嘴,就怕冲翻土。”
苏晓冉拎着个玻璃罐走过来,罐里装着浅褐色的液体,还飘着点淘米水的残渣。
“我带了发酵好的淘米水,”
她把罐子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子,一股淡淡的米香飘出来,“张教授说淘米水发酵后是好肥料,稀释了浇在苗上,叶子能更绿——我发酵了一周,昨天试了点在自己的薄荷盆里,今天叶子就亮了点。”
赵天宇抱着笔记本跑过来,笔尖还没拧上帽,纸上已经画了好几株小芽的图案。
“我来记发芽情况!”
他蹲在薄荷区前,对着小宇的搪瓷盆画起来,“小宇的薄荷,发芽时间三月十二号,芽高零点五厘米,颜色浅绿——就是画芽尖的时候,总画成三角形,看着像小旗子。”
大家正围着发芽的薄荷苗热闹,王奶奶拎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薄荷糕,还冒着热气。
“我用昨天晒的薄荷碎蒸了糕,”
她把竹篮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布,薄荷的清凉混着米香飘满院子,“大家护苗累了,吃块糕垫垫,薄荷能提神,还不腻口。”
小宇拿起一块薄荷糕,咬了一小口,眼睛一下子亮了:“比上次的红糖年糕还好吃!
奶奶,这里面的薄荷碎是不是跟我盆里的一样啊?”
“是一样的薄荷苗晒的,”
王奶奶笑着点头,“等你盆里的薄荷再长高点,咱们就摘点新鲜叶子蒸糕,比晒干的还香。”
张爷爷背着竹篓走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把小剪刀,篓里装着几株蔫蔫的薄荷苗。
“我那几株苗有点歪,”
他蹲在石凳旁,小心翼翼地把苗扶直,“得用小棍子绑一绑,不然长着长着就倒了——你们看,苗长到五厘米就要掐尖,这样能发侧枝,以后长得更密。”
林辰凑过去看,张爷爷手里的薄荷苗确实有点歪,茎秆细细的,顶着两片小小的叶子。
他刚想帮忙扶苗,指尖碰到苗茎的瞬间,玉佩又热了一下——原本蔫蔫的苗茎,竟悄悄挺了挺,不再往一边倒,叶子也透着点润气,不像刚才那样发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