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辰蹲下来,帮大爷调整护腰的松紧:“别绑太紧,不然弯腰费劲;也别太松,护不住腰。
插秧时尽量用腿发力,别光靠腰使劲,歇晌时就做会儿康复操。”
说着,林辰站在庙院里,教大家做春耕间隙的康复操:“双脚分开和肩宽,双手叉腰慢慢转腰,左右各十圈;再往后伸腿,每条腿伸五次,不用抬太高,能感觉到腰和腿拉伸就行。
站着就能做,不耽误歇晌。”
老人们跟着学,有的转腰时有点慢,却很认真;田埂上歇晌的村民也凑过来,站在门口跟着做,手里还拿着没插完的秧苗,却学得有模有样。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
饭桌上摆着刚从田里摘的青菜、煮鸡蛋,还有用新收的大米煮的粥,都是春耕时节的新鲜吃食。
赵村长端起一碗粥:“这粥熬得烂,老人们插秧累了,吃着舒服,也不费胃。”
林辰喝着粥,青菜的鲜混着米香,很爽口。
他看着桌上的帆布护腰,笑着说:“有这护腰和康复操,大家插秧时腰能少遭点罪,草药包防潮了,敷着也管用,春耕能顺顺利利的。”
,!
饭后,林辰跟着赵村长去检查康复器材。
器材放在庙后的棚子里,轮值员正忙着擦器材上的潮气,看到林辰,有点不好意思:“忙着插秧,好几天没仔细擦了,器材上有点潮。”
林辰摸了摸器材,拿出喷壶喷了点艾草水,又用布擦干:“春天潮气大,每天擦一遍,再在棚子里放两个石灰袋,能吸潮。
等春耕忙完,大家就能来训练了。”
轮值员赶紧点头,找了个旧布缝石灰袋:“俺记着了,每天来擦,保证器材好好的。”
准备回城时,村民们都来送他们。
有的手里拿着刚缝好的帆布护腰,说要给两人留着干活用;有的抱着刚从田里摘的青菜,硬往背包里塞;孩子们则把自己画的“插秧和护腰”
图画送给林辰:“林医生,等稻子熟了,您来吃新米呀!”
赵村长把一个布包递过来,里面装着青菜、晒干的薄荷,还有一本春耕健康记录:“谁用了帆布护腰腰不疼了、谁的草药包防潮了,都记着了。
您放心,春耕再忙,俺们也不忘护身体。”
林辰接过布包,点头说:“你们也别太累,插秧时多歇会儿。
我们过段时间再来,给大家查查腰和膝盖,再教大家做新米做的养生粥。”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
田里的秧苗在风里晃,像绿色的波浪。
孩子们追在车后,手里举着青菜,大声喊着“林医生再见”
。
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绿油油的稻田,还有村民们的笑脸,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温意顺着指尖漫开,压下了春日的湿潮。
回到城里,林辰把村民们送的青菜分给科室同事,又跟张教授说了青山村的情况。
张教授翻着春耕健康记录,笑着说:“你们能跟着农忙节奏调整方案,用村里现成的帆布、石灰解决问题,既实用又不花钱,这才是‘温暖奇遇’的核心——把健康法子融进村民的日常,让他们忙得踏实、过得舒服。”
林辰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暖意。
他想起白天在村里的场景:老人们绑着帆布护腰学插秧,大家围着石桌缝石灰袋,孩子们举着图画笑,赵村长忙着记记录——这些画面像春日的阳光,亮堂堂的,落在心里踏实。
晚上,林辰躺在床上,想起赵村长说的“今年春耕最省心,腰不疼、草药也管用,不用愁干活遭罪了”
,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青山村的“温暖奇遇”
还在继续,而他也会带着这份温暖,在从医的路上一直走下去——用山里常见的帆布、石灰,做最实在的帮助;用真心的陪伴,给春耕的日子添份健康的稳,让每个农忙的季节,都能暖得像火塘里的光,踏实又有盼头。
:()太极医道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