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你们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未来的使命,不是去做人上人,而是要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劳动人民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文化!
这才是你们真正的用武之地!”
一番话,如拨云见日,深深地刻入了秦霄贤等人的心中。
他们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们开始意识到,抛弃旧思想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一个与人民群众结合,共同创造新世界、新文化的伟大!
这场在田埂边、长城下的“社会主义小课堂”
,其意义远超一般的政治学习。
它从根本上重塑了这批年轻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和历史观,为他们真正融入人民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文化的领导权,在更深的层次上,开始了它的转移和重建。
李秀才在田埂边、长城下那番关于“劳动人民创造文化和历史”
的深刻论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秦霄贤等年轻知识分子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持久的波澜。
,!
他们被彻底震撼了!
长久以来接受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劳心者治人”
的观念,在这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面前,轰然倒塌。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过去那种轻视劳动、自诩清高的思想是多么的浅薄和错误!
“李先生说得对!
是我们糊涂啊!”
“我们读了几年书,就忘了本!
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彻底改造自己!”
强烈的思想冲击,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
秦霄贤等人不仅口头上认错,更在行动上开始了彻底的转变。
他们主动找到驻村干部,要求分配最脏最累的农活,和农民一起下地耕种、挑粪施肥,手上磨出了水泡,肩膀压得红肿,也咬牙坚持。
在劳动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汗滴禾下土”
的艰辛,也对劳动人民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亲近感。
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从思想深处进行自我批判和清算。
秦霄贤等人将李秀才的讲话内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精心整理、补充,编写成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题目就叫《劳动创造一切——与青年知识分子同志们谈谈心》。
在这本小册子里,他们用真诚而朴实的语言,回顾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深刻批判了旧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和脱离群众的毛病,阐述了劳动人民是历史真正创造者的观点,并号召所有有志青年投身到与工农结合的伟大事业中去。
“我们要把李先生的话,时刻带在身边,警醒自己!”
秦霄贤动情地说。
他们自己出钱,找根据地的简陋印刷所,将小册子油印了数百份。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并没有将这本小册子仅仅作为自我鞭策的工具,而是主动、大量地分发出去。
他们不仅分发给其他还在观望、彷徨的读书人群体,更分发给根据地的农民、民兵和人民军战士!
“老乡,您看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得。”
“同志,请您多提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