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汉学与宋学与宋明理学史(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学主反己,而天下之理得。

《礼运篇》曰:“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郑玄注:“反躬犹言反己。”

按反己二字,确是孔孟最上一着工夫。

宋学能寻此血脉,而勿失之。

工夫是否做到好处,乃别一问题,其认定此项工夫去努力,则不容忽视。

天下之理得者,言自反而识得吾生之真,则万化之源、万物之本,无待外寻。

吾与天地万物,非有二本故。

此就源头上立言也。

由实践以契真源,(宋学精神在此。

)其所自得者深,岂为注疏之业者可测其中藏哉?汉学家每以空虚薄宋学。

其实,程朱陆王诸大师探造化之微,究天人之故,其思理深邃,其生活充实,庶几宗庙百官之美富,空虚云乎哉?或曰:宋学短于致用,故不免空虚之讥耳。

答曰:汉学之所考核者,果为何事?其空虚不又甚乎?虽宋学未识先圣之全体大用,而于本原处,要自有所认识,未可薄也。

闻今人谈学术史有欲泯汉宋之界者,不知汉学仅为治经之工具,(此等工具,为宋学家所必须留意不待言。

)宋学才是一种学术,(即是哲学。

)实乃宗经而特有创发。

二者不容混视,何须深论。

若谓一人为学,于汉宋宜双修兼备,此则另是一事。

而汉学宋学之类别不可紊,则有识者当不以余言为妄也。

汉学毕竟是学术界万不可少之工作。

凡读古书者,于其训诂名物度数等等,(度者,度制,凡社会组织与政治中一切制度、法令,以及礼俗等等,皆属度制。

数者,数量。

一切事物,莫不有数量存乎其间,故考据之业,亦须通数学。

)若茫然不知,则与不曾读书者何异?如此,则古人之精神遗产,吾实未能承受之,是自处于孤穷也,不智孰甚。

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又言:“夏殷之礼,而伤杞宋之文献不足征。”

则孔子如生乎后之世,其必不忽视汉学可知也。

大凡注重哲学思想者,其读书于考据方面决不轻忽,而亦决不能如考据家一般精博,因其为学路向不同,其致力处自别。

彼之从事考据,大抵视其思想之路向,与构成其思想体系之所需要者。

如《论语》一书,考据家读之,于训诂名物等等方面,均须详考为佳,而哲学家读之,于名物等等,若无甚关于彼思想中之所急须参考者,则不妨阙疑。

余尝言,各人读书之注意不同,正如多人入山,其注意各别,樵者入山只求薪木,工匠入山只求建筑材料,画家入山只领略自然神趣。

善读书者,须识此意。

汉学家见宋儒考核有未审处,便诋侮无所不至,此甚错误。

汉学家补宋儒考核之所不及,固其宜也,若以其注经有未审而遂轻视宋儒学术,则大不可。

然宋学家治经,如能创通大义,另有发挥,自属重要,而注经于训诂名物等等,不肯阙疑,则亦非注经之道。

汉世经师,约有数善:一、保存古义,功不可没。

二、服膺经训,确立信条,躬行甚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贞观大闲人逃荒,末世农女拽翻天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福气农女有空间我能穿进语文书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绝色师妹领进门,全师门向她称臣仙帝重生混都市斗破以签到开局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的微信连三界师兄他会读心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灶神崽崽三岁半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穿成逃婚女主的妹妹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穿书末世文:我成了小白花前女主萨尔桑娜嫁国舅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穿越顺便修个仙穿书虐文女主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