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科学真理与玄学真理(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解深密经》所谓如理作意、无倒思唯是也。

此不是常途所谓思维或思想,不可误会。

又叫思现观。

其功候浅深,极难言。

)为趣入证会境地之一种开导。

但是,知行须合一并进。

如果只务解析而缺乏修行或涵养,决定无从达到证会的境地。

所以,证会不是很容易谈的。

后来宗门喜言顿悟。

不独大小乘空有二派罕言之,即就《阿含》考察释迦氏的思想,便可见他注意解析与修养的工夫,哪可轻言顿悟?如果要说顿,除非一顿以前经过许多渐悟。

譬如春雷,轰然一声,阳气之积以渐故也。

佛家确是由理智的而走到一个超理智的境地,即所谓证会。

到了证会时,便是理智或理性转成正智,离一切虚妄分别相,直接与实体冥为一如,所谓正智缘如。

此时即智即如,非有能所。

(后来唯识师说正智以真如为相分,便非了义。

)通内外、物我、动静、古今,浑然为一,湛寂圆明。

这个才是真理显现,才是得到大菩提。

佛家学问,除其出世主义为吾人所不必赞同外,而其在玄学上,本其证会的真实见地而说法,因破尽一切迷执,确给予人类以无限光明。

无论如何,不容否认。

其次,儒家的孔子,尤为吾所归心。

孔子固不排斥理智与知识,而亦不尚解析。

此其异于印度佛家之点。

然归趣证会,则大概与佛家同。

孔子自谓“默而识之”

默即止,而识即观也。

止观的工夫到极深时,便是证会境地。

《论语》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非证见实相,何能说得如此微妙?(实相即实体异名,亦即真理之异名。

)孔佛同一证体,然亦有不似处。

佛氏专以寂静言体,至于四时行百物生的意义,彼似不作此理会。

缘他出世主义,所以不免差失。

本体是寂静的。

孔子若不亲证到此,便不会有“天何言哉”

之叹。

唯其湛寂,无为无作,故以无言形容之。

然大用流行,德健化神,四时行而百物生,以此见天理之不容逆。

夫子甚至矣乎!然孔子下手工夫与佛家又各有不同,当别为论。

《新论》发明实相(见前),融会华梵。

斯于玄津,实作指南,所冀仁贤,降心加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