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此说来,则不必于哲学外,另立一种非宗教非哲学的名目。
分类贵简而能赅。
毋取过为烦琐。
宰平谓西人形而上学,亦是知识的,与中国人修养的学问毕竟不类,如何可通称哲学?弟以为哲学之领域,既经划定,即以本体论为其领域。
而中西人对于本体底参究,其方法与工夫,各因境习而有不同。
(境者环境,习者习染。
)因之,其成就亦各不同。
此足征夫一致而百虑,终无碍于殊途同归。
驰求知识者,反己自修,必豁然有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喻意,寻思熄处,冥证真理。
)专事修养者,大本既立,毋须绝圣弃智,(老云圣智,即谓知识。
)将见一切知识,皆是称体起用,所谓左右逢源是也。
严又陵云,行履五洲,学穷千古,亦将但见其会通而统于一而已矣。
又陵尚有此识量,不审今人何故自狭自小乃尔。
又今人知识,在枝节处似有进步,但绝无宏通深远之虑,日趋浮浅。
此甚可忧。
若辈动诮人开倒车,实则若辈所倡导者,在今日西洋人视之,又何一不是倒车。
又弟尝以为哲学上凡能自成其为一家言者,必有确实见到处,亦必有许多错误处。
真理之旁,隐有错误。
错误之中,伏有真理。
吾人不能如今日青年一般见解,以为过去底哲学思想,都应打倒。
须知真理无古今。
而一切错误,又恒为真理之伴侣。
真理常繁复的不绝的在错误之中发现。
故古人错误处,由今观之,皆有可贵。
而古人确实见到处,则其理万劫常新,而无可易也。
安得谓过去悉可舍弃,而唯时尚是崇耶?今人对旧学观念,除唾弃不顾外,只有玩古董之心理。
此所以无温故知新之效,虽读吾先哲古书,究与躬行无与。
如此士习,未知他日有转机否。
暑热脑闷,语无伦次。
唯兄教之。
原载《十力论学语辑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