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幕诏命突至黄土寻龙场次一宁都廖府堂屋辰时【布景】木质堂屋陈设简素,案上摊着数卷舆图、罗盘与《青乌经》,墙角堆着晒干的艾草与桃木枝。
廖均卿身着青色短褐,须发半白,正佝偻着身子用朱砂在舆图上标注,指尖沾着墨渍。
徒弟李三斤(二十出头,憨厚壮实,额角带疤)蹲在地上,用树枝模仿罗盘指针比划,时不时挠头。
【人物】廖均卿(廖公):六十余岁,江西宁都人,地理堪舆师,性情执拗,认死理,不善言辞却心思缜密。
李三斤(三斤):廖均卿徒弟,憨厚耿直,力气大却时常犯迷糊,对堪舆一知半解。
王百户:四十岁,锦衣卫百户,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神色严肃却不倨傲。
小旗官:二十余岁,锦衣卫小旗,跟在王百户身后,眼神锐利。
(开场:李三斤用树枝戳着地面,眉头皱成疙瘩)李三斤:师父,您说这“龙穴”
到底长啥样?是真有龙盘着吗?我昨儿个问村口张屠户,他说龙肉腥得很,不如猪肉香。
(廖均卿头也不抬,拿起罗盘轻轻敲了敲李三斤的后脑勺)廖均卿:痴儿!
堪舆中的“龙”
,是山川走势,是气脉流转,不是你想的鳞爪飞扬的神兽。
看舆图要观势,看地形要察气,心浮气躁,怎能窥得玄机?(李三斤捂着后脑勺,嘿嘿傻笑)李三斤:师父说得是,是我愚笨。
那您标注的这几处,哪处最能藏风聚气啊?(廖均卿刚要开口,院门外突然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是门环被重重叩响的声音)廖均卿(眉头一皱):这时候会是谁?三斤,去看看。
(李三斤应声起身,刚拉开门,就见王百户与小旗官立在院中,飞鱼服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李三斤吓得一哆嗦,连忙后退)李三斤:师、师父!
是、是官爷!
(廖均卿放下朱砂笔,整了整衣襟走出堂屋,见王百户亮出锦衣卫腰牌,连忙拱手行礼)廖均卿:草民廖均卿,见过大人。
不知大人驾临寒舍,有何见教?王百户(语气庄重):廖先生不必多礼。
奉陛下旨意,皇后徐氏崩,需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
听闻先生精于地理堪舆,特召先生即刻随我进京,与一众地理名师共赴京畿择地。
(廖均卿闻言,瞳孔微缩,怔立片刻)廖均卿:陛下圣谕,草民敢不遵旨?只是……此事关乎皇家龙脉,非同小可,草民资质浅薄,恐难当此任。
王百户:先生过谦了。
陛下广纳贤才,此次召集的皆是天下顶尖地理师,先生只需尽展所长便是。
车马已在门外备好,先生收拾行囊,即刻启程。
(李三斤凑到廖均卿身边,小声嘀咕)李三斤:师父,进京啊?那是不是能看到皇宫?能吃到白面馒头管够吗?(廖均卿瞪了他一眼,转向王百户)廖均卿:大人稍候,草民即刻收拾。
三斤,把罗盘、舆图、量天尺都带上,再打包两身换洗衣物和干粮。
(李三斤欢天喜地地应声而去,廖均卿望着案上的舆图,眼神凝重。
他缓缓拿起罗盘,指尖在指针上轻轻摩挲)场次二进京途中官道未时【布景】官道两旁是稀疏的树林,尘土飞扬。
一辆马车行驶在路上,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声。
廖均卿坐在车内,翻看舆图,李三斤坐在车辕上,探头探脑地观察沿途风景。
(李三斤扒着车门,对车内喊)李三斤:师父,您看那山!
是不是您说的“案山”
?长得跟个馒头似的,肯定能聚气!
(廖均卿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远处的小山,摇了摇头)廖均卿:那山孤峰凸起,无左辅右弼,气脉涣散,不过是寻常土丘罢了。
真正的吉地,需得龙脉连贯,砂水有情,明堂开阔,这样才能福泽后代,江山永固。
(王百户骑马跟在马车旁,闻言插话)王百户:先生所言极是。
此次择地,陛下极为重视,若能选中吉地,先生必能得享厚禄。
廖均卿:草民所求非禄,只求不负陛下所托,择得一块真正的万年吉地,告慰皇后在天之灵,护佑大明基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