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幕诏命突至场景一工部营缮清吏司工坊【时维宣德十四年孟秋,日头斜斜挂在工部工坊的灰瓦檐角,投下斑驳光影。
工坊内木屑纷飞,刨花、凿子、墨斗线散落各处,空气中混着松木的清香与桐油的厚重气息。
】【“宫束班”
的五个人正围在一张巨大的楠木案前,各自忙活。
班头周憨石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上沁着汗珠,正用墨斗在一块弧形木头上弹线,手起线落,一道笔直的黑线印在木纹间。
】周憨石(粗着嗓子):老三,你那凿子磨得不利索!
这斗拱的卯榫得严丝合缝,差一分毫,搭起来都要晃悠。
【王三胖蹲在案角,腮帮子塞着半块麦饼,手里的凿子在木头上敲得“咚咚”
响,木屑溅了满脸。
】王三胖(含混不清):班头,俺这都磨三遍了!
再说咱宫束班做的活儿,哪回不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前儿个太液池边的观景亭,不就是咱攒的?【李瘦杆坐在窗台上,手里捏着一根细如发丝的竹条,正往一个木雕花纹里剔灰。
他身形单薄,手指却异常灵活,眼神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稀世珍宝。
】李瘦杆(头也不抬):三胖,班头说的是理。
干活儿跟吃饭不一样,饭吃快了顶多噎着,活儿做糙了,那是要掉脑袋的。
【赵矮墩蹲在地上,正用刨子刨一块木板,刨子过处,薄如蝉翼的木片卷曲着落在脚边。
他个头不高,力气却不小,刨子推得又稳又快。
】赵矮墩(嘿嘿笑):瘦杆说得对!
不过俺觉得,咱做的这些门窗、亭台,再精细也只是些死物件。
要是能做个能动的玩意儿,那才叫本事。
【孙书呆子戴着一副粗框木眼镜,手里捧着一本翻得卷边的《考工记》,凑在周憨石身边,时不时用手指点着书页。
他是宫束班里唯一识文断字的,却总爱钻牛角尖。
】孙书呆子(推了推眼镜):《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咱做木工,讲究的是顺应自然之理。
赵矮墩你说的能动的玩意儿,那得懂天文历法,可不是光有力气就行。
【周憨石放下墨斗,抹了把脸上的汗,刚要说话,工坊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
】太监(高声喊):工部营缮清吏司宫束班何在?接圣旨!
【五人皆是一愣,连忙扔下手里的活儿,整了整衣裳,跪倒在地。
周憨石心里打鼓,宫束班向来只做些修缮、营造的粗活,怎么会有圣旨找上门来?】太监(展开圣旨,尖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有浑天仪,以测七曜之行,察列宿之度。
今朕欲复此器,置之于北京观象台,以明时序,敬授民时。
着工部遴选巧匠,限期一年,仿古法造浑天新仪,务求精当,不差毫厘。
宫束班周憨石等五人,素以技艺娴熟、心思质朴见长,特命尔等主理此事,工部各署予以配合。
钦此。
【五人面面相觑,半天没回过神来。
王三胖嘴里的麦饼差点掉在地上,李瘦杆手里的竹条“啪”
地断了,赵矮墩的刨子滑落在木板上,划出一道深痕。
】周憨石(磕了个头,声音发颤):臣……臣宫束班周憨石,领旨谢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收起圣旨,递到周憨石手里,皮笑肉不笑地说】太监:周班头,这可是皇上钦点的差事,马虎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