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徐霞客拿起石桌上的罗盘,递给李憨】:今日便出发,先去雁荡山。
典籍记载,雁荡山有雁湖,为雁群栖息之地。
但我听闻当地山民说,从未见过所谓雁湖。
咱们这第一站,便是要勘破这典籍谬误。
赵愣(扛起行囊):听先生吩咐。
王痴(把《水经注》揣进怀里,兴奋地):能亲手验证古人记载的对错,这可比读死书有意思多了!
【徐霞客率先迈步,布衫被晨风吹起。
李憨扛着铁锅,王痴抱着书,赵愣背着行囊,三人紧随其后。
晨光将四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渐渐消失在巷口。
】场景二前往雁荡山途中山路午【山路崎岖,草木丛生。
李憨扛着铁锅走在最前,时不时用脚踢开路上的石子,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
】李憨(气喘吁吁):先生,这山路也太陡了!
咱们走了三个时辰,连个村庄的影子都没见着。
要不咱们找个平坦点的地方歇歇脚,我给大伙儿煮点热水?【徐霞客手持罗盘,边走边观察两侧山体,闻言回道】:再走一里路,前面应有一处山涧。
到了那里再歇息。
你看这山体岩石,质地坚硬,纹理竖直,是典型的流纹岩地貌,与别处不同。
王痴(凑上前,仔细打量岩石):先生,《水经注》里说雁荡山“顶有大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
。
可这山体看着如此陡峭,哪有能容下十里大湖的地方?【徐霞客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处凸起的山峰】:你说得对。
这雁荡山群峰陡峭,多为悬崖峭壁,即便有积水,也难成“方可十里”
的大湖。
古人记载,或许是道听途说,或许是年代久远,地貌变迁。
咱们此次便是要实地勘察,找到真相。
【赵愣突然停下,指着右侧草丛】:先生,那里有脚印,像是山民的。
【众人顺着赵愣指的方向看去,草丛中果然有一串新鲜的脚印。
徐霞客俯身查看,点头道】:脚印深浅不一,应是常走山路的山民。
咱们顺着脚印走,或许能遇到当地人,打听一下雁湖的下落。
【一行人顺着脚印前行,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眼前豁然开朗。
一处清澈的山涧流淌而过,岸边坐着一位樵夫(六十余岁,须发半白,背着一捆柴火),正低头擦拭汗水。
】,!
李憨(大喜,快步上前):老丈!
老丈!
向您打听个事!
【樵夫抬头,见四人风尘仆仆,面露诧异】:你们是外地人?来这雁荡山做什么?徐霞客走上前,拱手行礼:老丈,在下徐弘祖,字霞客。
带着三个徒弟,来此勘探山川地理。
听闻雁荡山有雁湖,不知老丈可否告知具体位置?【樵夫闻言,哈哈大笑】:雁湖?哪来的雁湖!
我在这山里砍柴砍了四十年,走遍了前后山,从未见过什么大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