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十六篇清之狭邪小说
banner"
>
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习俗相沿,以为佳话,故伎家故事,文人间亦著之篇章,今尚存者有崔令钦《教坊记》及孙棨《北里志》。
自明及清,作者尤夥。
明梅鼎祚之《青泥莲花记》,清余怀之《板桥杂记》尤有名。
是后则扬州、吴门、珠江、上海诸艳迹,皆有录载;且伎人小传,亦渐侵入志异书类中,然大率杂事琐闻,并无条贯,不过偶弄笔墨,聊遣绮怀而已。
若以狭邪中人物事故为全书主干,且组织成长篇至数十回者,盖始见于《品花宝鉴》,惟所记则为伶人。
明代虽有教坊,而禁士大夫涉足,亦不得挟妓,然独未云禁招优。
达官名士以规避禁令,每呼伶人侑酒,使歌舞谈笑;有文名者又揄扬赞叹,往往如狂醒,其流行于是日盛。
清初,伶人之焰始稍衰,后复炽,渐乃愈益猥劣,称为“像姑”
,流品比于娼女矣。
《品花宝鉴》者,刻于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即以叙乾隆以来北京优伶为专职,而记载之内,时杂猥辞,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俗,并陈妍媸,固犹劝惩之意,其说与明人之凡为“世情书”
者略同。
至于叙事行文,则似欲以缠绵见长,风雅为主,而描摹儿女之书,昔又多有,遂复不能摆脱旧套,虽所谓上品,即作者之理想人物如梅子玉、杜琴言辈,亦不外伶如佳人,客为才子,温情软语,累牍不休,独有佳人非女,则他书所未写者耳。
其叙“名旦”
杜琴言往梅子玉家问病时情状云:
却说琴言到梅宅之时,心中十分害怕,满拟此番必有一场羞辱。
及至见过颜夫人之后,不但不加呵责,倒有怜恤之心,又命他去安慰子玉,却也意想不到,心中一喜一悲。
但不知子玉病体轻重,如何慰之?只好遵夫人之命,老着脸走到子玉房里。
见帘帏不卷,几案生尘,一张小楠木床挂了轻绡帐。
云儿先把帐子掀开,叫声“少爷,琴言来看你了”
。
子玉正在梦中,模模糊糊应了两声。
琴言就坐在床沿,见那子玉面庞黄瘦,憔悴不堪。
琴言凑在枕边,低低叫了一声,不绝泪涌下来,滴在子玉的脸上。
只见子玉忽然呵呵一笑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子玉吟了之后,又接连笑了两笑。
琴言见他梦魔如此,十分难忍,在子玉身上掀了两掀,因想夫人在外,不好高叫,改口叫声“少爷”
。
子玉犹在梦中想念,候到七月七日,到素兰处,会了琴言,三人又好诉衷谈心,这是子玉刻刻不忘,所以念出这两句唐曲来。
魂梦既酣,一时难醒。
又见他大笑一会,又吟道:
“我道是黄泉碧落两难寻,……”
歌罢,翻身向内睡着。
琴言看他昏到如此,泪越多了,只好呆怔怔看着,不好再叫。
……第二十九回
《品花宝鉴》中人物,大抵实有,就其姓名性行,推之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