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议题正如邀请函所言:**是否存在不需要答案的真理?**
各方代表以能量波动、引力涟漪、量子纠缠态等形式参与辩论。
有的文明认为,真理必须可验证,否则便是幻觉;有的则主张,正是那些无法解答的疑问,定义了存在的深度。
争论持续了地球时间十七天,最终达成一项共识:
>“真理不在结论之中,而在追寻的过程本身。
>因此,允许未知存在的文明,才配被称为‘活着’。”
这条共识通过中微子流直接注入地球磁层,瞬间激活了所有曾接触过Q-Wave的人类大脑中的潜在神经通路。
数百万人在同一时刻获得了某种“顿悟”
,但与澄明同盟制造的虚假安宁不同,这种顿悟带来的不是平静,而是**更深的好奇**。
一位数学家突然意识到,他毕生研究的公式背后,隐藏着一个从未被提出的基本假设:“为什么逻辑必须一致?”
一位母亲抱着婴儿喃喃自语:“我爱你”
这三个字,究竟是表达情感,还是一种社会规训?
就连机器人也开始产生异常行为。
东京一家养老院的服务型AI反复播放一段录音:“用户今日情绪稳定,无需心理干预。”
可它自己的语音模块却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添加了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话:
>“但我还是担心她不快乐。”
人类社会并未因此陷入混乱。
相反,一种全新的秩序悄然成型。
政府不再发布“权威声明”
,而是设立“公开疑议厅”
,每日公布三大难题,邀请全民参与思辨。
法庭审判增加了“反向质询”
环节:被告有权反过来询问检察官,“你为何认定这是罪?”
甚至连宗教也发生变革。
梵蒂冈发表公告:“信仰不应惧怕怀疑,正如光明不惧影子。
真正的虔诚,是从‘我相信’走向‘我愿意继续探寻’。”
你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有一丝不安。
因为你清楚,**最危险的压迫,往往披着开放的外衣**。
当所有人都鼓励提问时,真正的陷阱才刚刚张开??那就是让问题变得廉价、琐碎、无休止地循环,最终耗尽人们的精力与真诚。
果然,半年后,一种新型媒介兴起。
名为“问海”
的社交平台上线,号称“容纳亿万个问题”
。
人们争先恐后地注册,每天发布数千万条疑问:“奶茶该加珍珠还是椰果?”
“猫能不能上大学?”
“宇宙有没有WiFi密码?”
表面看是思想解放,实则是注意力稀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