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冬青笑道:“我刚才和密斯史说,那个人好像一个官。
密斯史更说得妙,说他像文明戏里的老爷。”
这句话,说得三个人都笑了。
李冬青道:“我仔细想想,真有些像。”
杨杏园笑道:“你二位说他像演戏的,不知道他就是优伶世家。”
李冬青道:“他不是个官吗?我们看走了眼了。”
杨杏园笑道:“没有看走眼,他本是个小老爷,不过祖宗是唱戏的罢了。”
史科莲坐在一边,觉得一言不发,又显着小家子气了。
也问一句道:“唱戏的后代,也有做官的吗?”
杨杏园道:“怎么没有?不但后代做官,本人,就可以做官。
二位大概知道唱小旦的常小霞,他就是一个参事上行走。
还有那个唱老生的徐九胜,还兼着好几个挂名差事呢。”
李冬青笑道:“这也未免羊头烂了。”
杨杏园道:“其实呢,官本来就多,少几个戏子,也不见得减少政府的负担。”
李冬青道:“我的意思,不是那样说,以为官场中何必要用戏子?”
杨杏园道:“这也无非捧角。
你想满清时代的阶级多严,我这位敝同乡的叔父,他是戏子朱白星的儿子,他在那个时候,就做了候补道了。”
史科莲默念着道:“朱白星……呵!
我想起来了,这不是很有名的人吗?我们在什么杂志上报上,常常看见提到他。”
杨杏园抓了几粒瓜子,放在面前桌子上,然后一粒一粒的嗑着,笑道:“这话要说起来,是一段很有趣的逸事。
这朱白星和我是个最近的同乡,因为他们的家庭,说他唱戏有辱祖先,把他驱逐出境。
那个时候,北京有了皮簧班子了,他就一直跑到北京来唱戏,不到两年工夫,就出了名。
后来自己做老板,升到内庭供奉,专和公子王爷来往,就发了财了。
敝县那个地方是极注意家谱的,朱白星虽在京唱得像做了京官一样,他总是怕上不了谱,和家族还时常通信。
有一年,他家里有一个举人到京里来会试,他花了整千的银子,款待那举人,想借此和家里人恢复感情。
这位举人先是想走朱白星的路子,弄个翰林进士。
偏是朱白星有几分憨直,没有和他运动。
这举人受了他的钱,一点不见情,回得家去,写信将朱白星痛骂一顿,说他唱戏唱得做了宰相,也是一族人的羞耻。
朱白星见同乡的人有这样不讲交情,以后就在北京娶妻生子,和家里人断绝关系。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依旧让他唱戏,一个替他捐了个候补道。
据朱白星对他儿子说,唱戏不是正业,替国家办不了什么事,替祖宗增不了什么光。
还是在读书上巴结一点功名的为是。
但是本人是个穷汉,现在发了大财,也不可忘本,也把一个人去唱戏。”
李冬青笑道:“这虽然是旧时人物的话,一个唱戏的人,有这样的见解,就也难得。”
杨杏园道:“所以他死了这多年,人家还是念他。
到了儿子手里,靠着王爷贝子贝勒的交情,他当真就做上一个道台了。
后来不知道哪一个管闲事的人参了他一本,说他身家不清白。
他早也知道这一着是不能免的,老早的就派人回乡去,和族下一个穷汉商量,在家谱上,彼此对调一下。
把乡下人调着做朱白星的儿子,自己便去填他的缺。
等到清室下旨查办,他把老早刻的家谱呈上,说是朱白星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回家务农,一个在京唱戏,哪里会钻出第三个人来?本人不错姓朱,和朱白星同乡,但是疏远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