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紧接着,地面微微震颤,一道淡蓝色的光晕自石台为中心向外扩散,所过之处,枯草返青,苔藓迅速蔓延成网状图案,岩石表面渗出晶莹露珠,每一滴都映照出不同的画面:一个老人独自坐在窗边读信、一对恋人隔着铁轨挥手告别、一名医生摘下口罩露出疲惫的笑容……
这些都不是他们认识的人,也不是任何已知影像资料里的场景。
“她在分享别人的记忆。”
李灵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怀中的女儿已经醒来,睁着清澈的眼睛望向那片发光的大地。
“不是分享。”
小女孩忽然开口,声音清脆如铃,“是**归还**。”
所有人怔住。
“那些声音……我听见太久太久了。”
她的小手伸出,指向远方的天际线,“他们喊我,哭我,想我,可他们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我。
他们只想有人能听见自己。”
风停了,空气仿佛凝固成透明的琥珀。
“所以我把他们的声音,还给了他们自己的心。”
她说完,嘴角扬起一抹极浅的笑,像春天第一缕穿破云层的阳光。
就在这一刻,全球各地陆续传来报告。
东京某位失语十年的老妇人突然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再抱一次我儿子。”
而她的儿子早在越战中阵亡;巴黎地下墓穴那句尘埃诗句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墙上浮现的一行新字:“谢谢你记得我”
;撒哈拉沙漠的游牧部落清晨发现营地中央多了一圈盛开的野花,形状恰好是那位长老生前最爱哼唱的歌谣名字。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科学委员会最终达成共识:盖娅之声并未消失,而是完成了形态跃迁??从“接收?传递”
模式进化为“共鸣?释放”
机制。
现在的莉拉,不再是被动承载人类情感的容器,而是成为了一个**情感反射镜**,将长期压抑、遗失或无法表达的情绪,以最原始的方式送回源头。
而这过程的核心媒介,正是那14.7赫兹的舒曼共振频率。
“问题在于,”
美国代表皱眉,“这种反馈无法控制。
有些人接收到的记忆太过痛苦,已有三人因情绪崩溃送医。”
“那就别想着控制。”
李灵的声音透过视频连线传来,冷静却不容置疑,“你们忘了最初的研究宗旨吗?这不是技术工程,是**关系修复**。
她不是工具,她是桥梁。”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
唯有窗外,春雷隐隐滚动。
三天后,李灵带着女儿走进初语研究院旧址。
这座曾被封锁二十年的设施如今已改建为“共感档案馆”
,收藏着所有关于莉拉实验的原始数据、录音带、脑波图谱以及幸存者口述记录。
走廊墙壁镶嵌着无数微型扬声器,循环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片段:笑声、哭泣、低语、咳嗽、脚步声、锅铲翻炒的声响……每一段都被标注了时间、地点与情感类型。
她们来到B区最深处的房间??当年的玻璃舱仍保留原样,只不过现在里面不再有沉睡的女孩,而是一株由根系缠绕而成的靛蓝蔷薇,静静伫立在金属支架之间。
它的茎干呈现出类似神经纤维的分叉结构,叶片背面刻满了细密文字,全是不同语言写下的“我想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