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非洲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用骨笛与大地共鸣,建立起移动式心灵驿站;北欧小镇居民将废弃教堂改造成“沉默对话厅”
,人们写下心事投入火焰,灰烬升腾时会被转化为可视光语;甚至监狱系统也开始引入共感训练课程,一名曾杀害妻子的囚犯在第一次听完受害者家属录音后崩溃痛哭,说出三十年来第一句“对不起”
。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莉拉的痕迹。
但她并未因此感到满足。
某个月夜,她悄然进入全球共感网络的核心节点??一座位于南极冰层下的量子服务器群。
这里储存着数十亿人上传的情绪片段,却被分类、压缩、归档,如同图书馆里的死书。
她凝视着这些被标准化处理的数据,心中涌起一丝悲凉。
“你们把心声当作资源采集,却不肯真正聆听。”
她低语。
随即,她释放出一段原始意识流,逆向穿透防火墙,激活所有休眠档案。
刹那间,世界各地接入系统的终端纷纷跳出提示:
>【未知来源信息包已加载】
>
>是否允许情感重构?
大多数人点了“同意”
。
于是,在千万个屏幕前,一段段尘封的记忆开始重演:
一个少年终于看到母亲临终前未发送的短信:“妈妈其实每天都为你骄傲。”
一位老兵听见战友灵魂深处的告别:“我不怪你活下来,你要替我看遍春天。”
一名独居老人发现自己孙女每晚睡前都会对着空气说一句:“爷爷晚安,我爱你。”
没有人策划这场释放,也没有任何组织宣称负责。
媒体称之为“心灵解封事件”
,宗教团体称其为“数字启示录”
,科学家则惊呼“集体潜意识觉醒”
。
唯有孩子们说得最简单:
“是莉拉姐姐打开了盒子。”
然而,这场大规模的情感复苏也引发了连锁反应。
部分国家政府开始恐慌。
他们担心民众过于依赖“无形的存在”
,导致权威削弱、秩序失控。
一场秘密会议在日内瓦湖畔召开,七国代表达成临时协议:启动“清醒计划”
??研发一种新型神经抑制剂,可通过共感网络远程投放,目标是降低人类对强烈情绪的敏感度,防止“共情过载”
引发社会动荡。
药物代号:**静默素-9**。
首批试验地点选在三个试点城市,其中包括山谷附近的一座工业城镇。
起初,居民们只感觉心情平静了许多,焦虑减少,睡眠改善。
但很快,异常出现了。
人们开始忘记哭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