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02(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想帮忙就得成为如来佛。

亲鸾教义的一大内容,就是讲人死时,突遇光如来,“死即佛”

因为是遇着如来,死了之后即刻成佛,根本不需要引导僧,也不需要什么灵堂牌位、手套脚套、六文钱和手杖等所谓往生途中需用的灵具。

途中不会遇到三途河和阎罗王,也不需要举办什么追思佛事为亡灵祈冥福、积阴德。

因此在净土真宗的祭祀仪式中,人们不说什么“追思供养”

,而称仪式为“法要”

或“报恩讲”

日本绝大多数宗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会迷茫游**。

因此人们举办各种与招魂有关的殡葬仪式,产生了一些奇风异俗,比如燃一支线香,摆灵堂设牌位,举办追思法事,等等。

但亲鸾却完全否定人死后灵魂会在几天甚至几个月内到处游**的说法。

亲鸾对“中有”

思想的理解,与宫泽贤治的濒死体验有相似之处。

宫泽贤治的诗《用眼睛诉说》中,脱离了肉体的“我”

,飘浮在空中的时间,好像就是“中有”

阶段。

他从浮在空中的第三视点,能看见“自己凄惨的身体”

和“美丽的蓝天”

飘浮在空中,一边看着自己凄惨的身体(现世),一边飞向通透的天空(净土),整个过程中没有“死”

一提到死后世界,人们就会和尸体、灵魂联想在一起,这些都是身处凄惨世界里的人关心的事情,而对于死者来说,他们只需要通过吹着清凉微风的世界去往通透空明的净土。

这个过程中没有“死”

,我们称之为“往生”

对释迦牟尼和亲鸾来说,不存在什么灵魂和死后的世界。

就连“死”

都不存在,有的只是“大涅槃”

人死后确实会剩下肉体,但那是人已经起程去往光的世界(真佛土)后,留下的类似于蝉蜕的空壳。

释迦牟尼说,死后的身体让俗世之人随意处置即可。

亲鸾说:“当我闭眼之后,请把我的身体扔进贺茂河里喂鱼。”

他们都把尸身视作蜕后的空壳。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死后的身体看作蜕后空壳,他就是一个彻悟者。

释迦牟尼所讲的佛教教义,全部与实践结合显示出意义,而对于那些与实践无关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他都不曾做出回答。

亲鸾也坚守着这个信念,是个虔诚的求道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我靠充钱当武帝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我要做阁老混迹海贼世界的白熊带着LOL电竞经理系统回S3小良药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重生浪潮之巅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我从不开挂虎出山神州雁回糟糕!总裁你的新娘是大佬成神从种田开始我在山海经成神萌宝妈咪是机长斗罗:蛛皇传说美漫大魔王墨尔本,算到爱欢想世界[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