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姨妈一天天衰弱下去,每天都重复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最后几天,我每次去看她,她都会反复地提出:“送我回东京的家吧。”
我也都顺口答应:“好吧,回东京。
我明天就去买机票。”
姨妈听后开心地笑了。
第二天,我再去看她时,陪护的阿姨偷偷凑在我耳边说,姨妈从昨晚就以为自己坐到飞机上了,而且不停地问我在什么地方,阿姨告诉她我坐在后面的位子上。
果然,姨妈见我就问:“你到哪儿去了?!”
我回答:“我就在后面的位子上坐着呢。”
姨妈好像放心了,对我微笑,容颜是如此安详。
姨妈真的以为自己是坐在飞机上。
我认为姨妈的死很美。
来参加葬礼的人都说,姨妈在独生女儿过世之后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在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中死去,很凄凉。
但在我眼里,姨妈的死是一种很美的死。
人们评价说,某某人的死孤独而凄凉。
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活着的人对死的猜测。
死者的亲戚好友再多,死去的仅是死者自己。
躺在病**面对死亡的,也仅是死者自己。
死亡本来就是一件很孤独的事,再用孤独修饰死亡,就有点奇怪了。
比如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传记中,对画家的死做了如下描述:“居住在犹太人聚居的贫民窟里,没有人认得出他是谁,他最后孤独凄凉地死去。”
在画家的晚年,拥有过的显赫名声已经被人淡忘,家财散尽,妻子儿女也早他离世。
传记中用“孤独凄凉地死去”
形容,可能是想说,画家是在这种境况下迎来了死亡。
也就是说,画家迎接死亡时的状态和他人生鼎盛时期相比显得无比凄凉,但不能说死亡本身凄凉。
我的意思是,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凄凉的死”
。
据说古时候生活在冥想和禁欲世界里的修行者中,很多人觉得自己死期将至时都会断食修行。
所谓“断食”
就如字面意思,“断绝进食”
。
一开始进行的是“木食修行”
,即断绝进食五谷,只进食树木的果实和根茎,最后进行完全断食修行,只饮草木叶梢上的甘露。
断食修行开始一两周后,身体就会像枯树一般干瘪,称作“枯死(假死)状态”
。
在这个状态下,眼前会突然出现“光”
的世界。
一般把这称作“阿弥陀佛之来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