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轻轻转动核电池,电池表面的蓝光随着转动在掌心跳跃,像夜空中的星点,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里,眼眸中还能看到蓝光反射出的细小纹路,连纹路里的微小瑕疵都清晰可见。
“博士,你太心急了。”
他的声音像蓝顿星的海洋(因双日引力稳定,海面常年无波,连涟漪都极少,蓝顿人常说“海洋的平静里藏着最强大的力量”
,他们还会在海洋边举行“静心仪式”
,通过聆听海浪声平复情绪,每次仪式长达3个标准时),没有丝毫起伏,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米凡的科研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也比你想象的更坚韧。”
他顿了顿,指尖在电池纹路处轻轻摩挲,感受着纹路的凹凸触感——这些纹路不仅是装饰,更是能量导流的关键,每一道凸起都对应着一个“能量节点”
,能将能量均匀地分散到电池的各个部分,避免局部能量过载。
“我看过他所有的论文,包括未公开的实验草稿——那些是通过‘量子黑客技术’突破他的‘暗物质防火墙’,从私人数据库获取的。
他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我们习惯在现有理论框架内创新,沿着前人的道路前进,他却擅长打破框架,建立新的规则,走别人不敢走的路。”
,!
“他曾用‘时空折叠’技术解决星际航行难题:当时所有科学家都认为‘距离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都在研究‘超光速引擎’,试图通过提升速度来缩短航程,可研究了10年都没有突破。
米凡却提出‘折叠时空,让两点重合’的想法,当时很多人都嘲笑他异想天开,说他违背了宇宙法则,可他没有放弃,用了6个月就做出了原型机,在‘伽马-德尔塔星域’的测试中,成功将原本10年的航程缩短到28个标准日,震惊了整个星际科学界;还有‘反重力装置’,他放弃了传统的‘磁场排斥’思路,改用‘暗物质浮力’原理——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85,却一直无法被有效利用,米凡通过‘量子纠缠’技术,让暗物质产生向上的浮力,最终让1200吨的‘星核探测器’像羽毛一样实现无动力悬浮——那台探测器现在还在‘阿尔法星’执行任务,已经工作了3年,从未出现故障,传回了大量珍贵的星球内核数据。”
突安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认可,这在骄傲的蓝顿人身上极为罕见——蓝顿人向来以自己的技术为荣,认为其他文明的技术都落后于自己,很少会称赞其他文明的科学家。
“米凡面对瓶颈时,总能跳出常规框架,找到别人看不到的突破口。
比如他研究‘暗物质捕捉’时,曾连续72个小时不休息,尝试了137种方案,第136种方案失败时,他的助手都劝他放弃,说‘暗物质根本无法被有效捕捉’,他却坚持尝试第137种,最终用‘量子纠缠网’解决了捕捉效率低的问题——那种网由‘量子丝线’编织,能与暗物质产生‘共振吸引’,捕捉效率比传统设备高500倍,现在‘星际能源局’都在使用他的技术捕捉暗物质,每年能为星际文明节省1000亿标准币的能源成本。”
“只要知道我们有双核裂变技术,他定会在3个月内研制出反制手段——比如‘能量干扰装置’,通过发射‘量子脉冲’破坏电池的裂变平衡,让能量输出变得极不稳定,甚至可能让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突安将核电池放在控制台的“能量检测平台”
上,平台立刻亮起淡绿色的光芒——这是“能量扫描光”
,能穿透电池外壳,对内部结构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精度达到纳米级。
全息投影也随之显示出电池的核心参数:双核裂变的临界值、能量输出曲线、抗干扰能力等数据一目了然,参数旁还标注着“安全范围”
与“危险阈值”
,红色的危险阈值线像一道警戒线,提醒着使用者不能逾越。
“双核裂变的临界值是00034,这个数值很微妙,像走在悬崖边,一旦被干扰,哪怕只是偏离00001,能量输出都会骤降90,甚至可能触发‘安全锁死’程序——这个程序是我特意设置的,一旦检测到能量异常,就会立刻锁死电池的裂变舱,让电池变成一块废铁,需要重新校准72小时才能恢复,期间无法使用任何功能。”
他抬头看向王侃侃,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警告,警告中还夹杂着一丝“你该清醒点”
的意味,“我们现在的优势,只是米凡还不知道计划,他还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研究技术。
谁能先把技术转化为战斗力,谁才能掌握主动权,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上风。”
突安调出“技术转化时间表”
,投影上出现一连串复杂的流程,每个流程旁都标注着负责人、预计时间与验收标准,像一张精密的网络:“比如将电池安装到歼狙机上,需要经过‘能量适配测试’(确保电池与动力系统兼容,误差不能超过0001,否则会导致动力系统过载爆炸,去年就有一架歼狙机因适配误差过大,在测试时爆炸,飞行员当场牺牲,那架歼狙机的残骸现在还放在‘事故博物馆’里,作为警示)、‘虚拟战场模拟’(在1000种星系环境中测试战斗力,包括陨石带、辐射区、引力异常区——这些都是实战中可能遇到的环境,不能有任何遗漏,每种环境都要测试3次以上,确保数据可靠)、‘批量生产调试’(将生产线的良品率从68提升至99,需要优化‘分子焊接’的参数,现在的焊接温度是1500度,还需要再调整5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每次调整后都要进行100枚电池的抽样测试,确保良品率达标)——这需要47个标准日,而米凡,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他就像潜伏在黑暗里的猎手,一旦发现猎物的踪迹,就会立刻扑上来,不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4暗流与底牌:未说破的试探与隐藏的计划王侃侃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控制台边缘的“紧急销毁按钮”
——按钮表面覆盖着“指纹识别膜”
,这种膜由“生物感应材料”
制成,只有他的指纹能触发,膜上还残留着他上次按下时的指纹痕迹,边缘因长期触摸微微卷起。
按钮周围的控制台表面因长期摩挲,比其他地方更光滑,甚至能看到细微的光泽,那是无数次触摸留下的痕迹。
,!
按下这个按钮,会在3秒内完成两项操作:一是通过“量子加密通道”
删除所有与核电池相关的核心数据,包括设计图、测试报告、生产参数,这些数据会被彻底粉碎,分解成无法恢复的量子碎片,就算是最先进的“数据恢复技术”
也无能为力;二是引爆电池内部的“微型自毁装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