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艾买尔星球的大气层,洒在定居点的广场上时,左单体人们会整齐地聚集在广场上,抬手致敬,掌心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动作统一得如同经过训练;采摘果实时,他们会先对着果树轻声说“感谢神的馈赠”
,再小心翼翼地摘下果实,生怕损伤果树;甚至在遇到困难时,比如搬不动重物、解不开难题,会下意识地摆出“双体相拥”
的姿势——这是记忆中“神教导协作”
的本能反应,仿佛这样就能获得力量。
他们坚信神“无处不在”
,这并非单纯的信念,而是有“切实感受”
支撑。
因为脑机弹a在每个人的耳蜗内都植入了微型信号接收器,这种接收器体积微小,仅相当于一粒沙子,不会影响左单体人的听力。
当隐形的作战队员靠近时,接收器会接收到作战队员体表量子涂层发出的信号,随即发出频率为20赫兹的低频震动。
这种震动与左单体人心脏跳动的频率相近,让他们产生“神的心跳就在身边”
的错觉,仿佛神真的在默默陪伴、守护着他们。
这种“科技营造的信仰”
,像一张温柔的网,支撑着左单体人在新的生存模式中稳步前行,缓解他们面对未知的恐惧,成为他们初期稳定生活的精神支柱。
3米凡的观察与左单体人的适应困境米凡站在“米王1号”
航空母舰的观测甲板上,海风带着艾买尔星球特有的植物清香吹拂在他脸上,那香气中混合着“星棉”
花朵的淡雅与“安神树”
叶片的醇厚。
他手中的便携分析仪外壳是银灰色的,边缘经过特殊处理,握感舒适,屏幕上,无数红点与绿点在艾买尔星球的三维地图上跳动——红点代表独立行动的左单体人,绿点则是协作组,每个点旁边都标注着对应的编号与实时状态。
,!
他的目光锁定在编号为127的农业星域,屏幕上一个标注为“卡鲁”
的红点移动轨迹格外混乱,像一条失控的线条。
放大画面后,能清晰看到卡鲁的模样:他身材瘦弱,穿着刚发放的星棉制服,正扛着装满种子的袋子在田埂上反复跌倒。
袋子是用粗布制成的,每次跌倒,都会有几颗褐色的种子从袋口滑落,撒在田埂上。
卡鲁蹲在地上,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脸上满是困惑与沮丧,嘴里还喃喃自语:“为什么我就是搬不动……”
米凡的指尖微微收紧,分析仪外壳的金属触感让他冷静下来。
他知道,改造的真正考验不是制度建立,不是规则制定,而是左单体人能否从“孤独生存的本能依赖”
过渡到“主动协作的群体意识”
。
这种转变,远比制定一套完美的制度更难,因为它需要改变左单体人延续了千万年的行为习惯。
他没有立刻下令干预,而是在分析仪上轻点,打开“生理情绪监测”
模块。
屏幕上弹出卡鲁的实时生理数据曲线:心率从平静时的70次分钟升至95次分钟,呼吸频率也加快到22次分钟,这表明卡鲁正处于焦虑状态;但大脑前额叶(负责理性思考)的活跃度曲线却在缓慢上升,从初始的30逐渐爬升至45,这意味着卡鲁没有放弃,仍在尝试思考解决办法。
“再等等,”
米凡侧头对身旁的都凡说,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沉稳,“他们需要自己找到协作的意义,而不是靠我们灌输。
如果现在干预,只会让他们依赖我们的帮助,无法真正成长,将来我们离开后,他们还是会陷入困境。”
此时,都凡的终端也显示着其他星域的画面,他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编号73的纺织星域里,左单体人莉娜坐在纺织机前,面前的丝线绕成一团乱麻,像一个解不开的结。
她的手指纤细,却因为着急而不断出错,尝试了五次将丝线穿入针孔,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索性停下动作,趴在纺织机上,肩膀微微颤抖。
编号201的建筑星域中,三个左单体人围着一根粗壮的木材叹气,木材是从附近的森林砍伐来的,表面还带着湿润的树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